分节阅读 231(2 / 2)
李强苦笑:“哪有这样容易,我这不过是排除法,先从上面看看,华夏惊才绝艳太多,可不是现在能比。”
阿纳贝尔道:“你要去你们看看,可现在无梁殿早就改来改去的,不是当年面目了。”
李强道:“说起来也是奇怪,这无梁殿里面本来是供奉无量佛的,可后来也不知是无量佛不见了变成了三大佛还是直接又增加了两座佛像。按照道理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做法。”
阿纳贝尔可不大懂华夏的这些弯弯绕,好奇的问李强是什么原因。
李强道:“其实除了这无梁殿是明朝建造的,其余都是后来重建。你想啊,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这无梁殿本来就是为无量佛而建,而从未听说无量佛有和其它并列的例子。哪怕是佛像不存损毁也只有重塑,怎么会无梁殿里面坐着三大佛”
阿纳贝尔道:“这些佛像不会也像是金陵塔被谁给拆毁了吧古人就是会打哑谜,直接说清楚不就是了,估计档案里面也没有这个。”
李强道:“金陵立都都是短命,当年那些档案还不知散落多少呢,就是宝岛那边我也查过,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档案。譬如紫金山碉堡和金陵塔这些。更不要说是明初一个小小的无梁殿了。朱元璋修建陵墓非要把灵谷寺都搬迁吗”
阿纳贝尔越听越是糊涂:“什么搬迁”
李强笑道:“就是皇帝看中了灵谷寺的地方做墓地,结果就搬迁到我们现在这个地方了。其实帝王开山为陵,看中寺庙是不太吉利的,我怀疑是另有玄机。而且,紫金山那么大,刘基就找不到一个好地方了”
皇家陵墓历来是盗墓贼们觊觎的目标,奇怪的是,明朝灭亡以后,明孝陵地面建筑在历次战火中毁坏殆尽,庞大的孝陵地宫却保存完好。难道盗墓贼对朱元璋格外手下留情
清人日记记载,清嘉庆年间,有百余人乘夜色集体盗掘明孝陵,结果挖到了异常坚硬的青石就再也挖不下去,天亮被官府现了。
其实这段记载十分含糊不清,摸金倒斗,搬山卸岭的集体行动,数百高手竟然就被青石拦住了
而且有个大大的bug,宝顶南墙,用23层条石砌筑,上刻此山明太祖之墓。宝顶之下即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寝,既然如此,何来数百盗墓者挖了一夜只是挖到青石的说法
现在人都被两本家喻户晓的盗墓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熏陶渐染过,虽然是虚构,里面的盗墓手法却是相差不远的。
想凭借23层条石或者青石就拦住盗墓者的脚步无疑是天方夜谭。而开国皇帝陵墓附近都没有陪葬坑,也是让人无语。
有人说明孝陵却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古代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根本行不通。
横穴式设计使墓道成为盗墓贼的唯一通道。为了隐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费尽心机。通过精密磁测,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多盗墓贼无功而返。
问题是,有哪个盗墓是堂堂正正的走正门的未完待续。8
啃书小说网kenshu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正文第四百七十一章快跑第二更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六百多年,改朝换代,金陵又是战火纷飞,明朝在金陵的地面建筑几乎都是只剩下几座石像赑屃,明孝陵却偏偏犹如天助
而且,几百年就只有一个清人不见名传的笔记记载那么可怜的几句话,数百人盗墓失败这可是开国皇帝,不是慈禧老佛爷。
要论国力,唐朝绝不比明朝差,但是唐朝皇帝的陵寝几乎无一幸免。
旧五代史温韬传卷七十三记载:“唐诸陵在境者悉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卷二百七十二记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县,唐帝诸陵之殆遍。”
新五代史温韬传卷四十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
可见唯一没有被盗墓的就是乾陵了,也就是那位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朝刚刚灭亡一年多唐陵就全部被盗,也是让人唏嘘。
关于李世民,传说最多的就是他巧取豪夺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作为自己的陪葬,这或许就是被盗的缘起。
宋人笔记江南余载卷下记载:“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锺、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
所以说无论多少青石挡住墓道都没啥用处,但凡是里面藏有奇珍的大墓,特别是帝王将相,几乎就是摸金校尉的选。
唐末其实还有一件更接近于传说的盗墓事件,盗七仙女墓。
没错,就是那位董永和七仙女传说中的七仙女墓。
有人说,这不是传说吗很多时候,传说就是历史,只是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
七仙女生下儿子后,便被王母娘娘差来的神将从人间绑架回天庭。她临时走将阴阳秘术留了下来,嘱董永将来交给儿子,董仲舒长大后研究秘术,因此成了能呼风唤雨的奇人。
董仲舒是汉武帝时的儒家大学者,汉武帝的治学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董仲舒的主意。董仲舒在天文、阴阳、异变多学术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特别精通阴阳之术,在今天看来,也算是有特异功能的奇人。
董仲舒的法术极为灵验,时人莫不相信。
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卷一百二十一称:“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董仲舒的老爸是谁史书没有交代,民间传说,他叫董永,就是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男主角。这也实在是个牛人家族。
董仲舒因为从未见过母亲,无法奉养以尽孝道,于是就给母亲修了一个衣冠冢,春秋礼拜。
据唐杜光庭录异记卷八所记,董仲舒母亲墓在距蔡州西北一百多里处,位于今河南省平舆县境内,当地俗称“仙女墓”。
传说董仲舒在为母亲修建衣冠冢时,将自己所著的神符秘册及阴阳秘诀一套,陪葬其中。到了唐朝末年,黄巢率民众起义,时任蔡州副将的秦宗权响应黄巢,也叛唐变节。秦宗权听说董仲舒母亲的墓中藏有秘籍,便想弄到它。
在起义军转战平舆时,秦宗权派裨将军中副将率一百多名士兵前去盗墓。但开挖那天,突然出现异常天象,狂降暴雨,整整下了六天六夜,根本无法盗掘,最后只能作罢。
盗墓贼盗董仲舒母亲“七仙女”坟墓的说法,是不是太传奇了听起来不太靠谱大概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盗墓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