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2(2 / 2)
据说就连太子朱标也看不惯父皇的杀戒大开,便婉言劝诫父亲不要再滥杀无辜,这样恐怕有伤和气,当时朱元璋并没有立马做出反应。
第二天,朱元璋故意将一根荆杖扔在地上,然后命太子捡起来。太子当时面露难色。此时,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拿,为父帮你把刺拔掉,再交给你,这样岂不更好”
相信刘基未必不明白朱元璋的为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但他和皇帝说了那么多,皇帝怎么放心让他走
和刘基同时代的还有个很厉害的人,叫郑汝壁,住在缙云船埠。他的本事传说比刘基还要高,著名的滴天髓据说就是他写的,但是感慨刘基命运就假托是伯温所作。
朱元璋听说郑汝壁的本事很大,就一心想请他出山为自己效力。
选择好日子,一天朱元璋和国师刘伯温就来到了船埠头,他们见到桥东头的一个山岙里有人正在竖屋,一班人正在竖阊门。刘伯温看后吃惊地说:“这是什么人选的日子啊今天是火德星君值日,怎么可以竖屋呢”
这时,一个人回答道:“不要紧,今天有紫微星转过,不会烧的”
刘伯温听后大吃一惊,紫微星就是朱元璋啊,他赶忙和答话人施礼相见,不料,此人正是他们要找的能人、奇人郑汝壁。
后来,经过各朝历代,果然这座阊门经过了多次火烧,也都没有被烧掉,一直到文化那啥之前,那座阊门都还立在那里。后来因为建供电站,才平掉了,这是后话。
朱元璋、刘伯温找到郑汝壁后,谈话很投机,于是也就成了好朋友。可是君王的小船说翻说翻。
那天夜里,郑汝壁请朱元璋和刘伯温一起到城里去看戏。刘伯温说:“还是不去了吧,今天夜里是要下雨的。”
郑汝壁说:“没关系,雨是子时才能下得下来,而戏却是亥时就结束了的”
于是,三人就去看戏了,果然,天空下雨就是在他们回家之后才发生。至此,刘伯温知道郑汝壁的本事要远远超过自己。就这样,郑汝壁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国师,后来人们也都习惯性称为郑国师。
明朝建立后,郑汝壁马上就告老还乡了,同时还劝刘伯温不要贪恋权位,及早告老还乡才是正事,因为伴君如伴虎,很快就会有杀人之祸的。
卷第六百二十二章勘破二更
刘伯温不信,仍然在朝中效力。不料后来朱元璋真的要杀他,刘伯温此时才知道后悔。亏得刘伯温机灵,故意对朱元璋说“赦”字不会写,伸手就让朱元璋教他。朱元璋就在刘伯温的手掌上写了个“赦”字。
于是,刘伯温就高举着这个写着“赦”字的手,说是朱元璋特意赦免了他,一路急匆匆地逃出了宫去。等有些变态狂的朱元璋醒悟后,他就勃然大怒,派兵去追杀。
追兵到了刘伯温的家后,只见一个口棺材靠上屋柱上,上面写着“在生靠主,死后靠柱”几个字,很明显这是讨好皇帝的。
但即便这样,追兵仍不肯罢休,他们还将棺材锯下了一段,想把刘伯温的头锯下来,让他死无全尸。
不料棺材头被锯下来后,却是一段空空木头。原来,这是刘伯温女儿的主意等到父亲逃回家自尽后,故意把棺材做长了一个头。
后来,朱元璋看到了那八个字,人已经死了,再多事的话面子上不好看,就给刘伯温留了个全尸。
但传说刘伯温是诈死避祸,棺木里面根本没有尸体,只是一根木头而已。当然,这就是无法查证了。
北川悠子随口道:“这塔建在金陵,不就是一座金陵塔吗”
中年文士笑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这街也就叫塔子街。君臣一场却终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人算不如天算,他自己不也是空欢喜一场,镜花水月。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
李若凡蹙眉:“你把这样浅近的文字刻成碑文,只怕灾祸不久。”
中年文士道:“未来不可追,都是注定而已。”
李若凡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那座石龟趺十分有熟悉的感觉,难道这个人是刘伯温可是怎么可能
既然不可能是忽然来到了过去,那似乎只能是一种情况了
李若凡忽然冲过去推开文士,对着石龟趺就是大喊道:“你这头石龟趺,专门就会给他人做嫁衣裳吗你先祖还知道驮唐僧过河以求长生之道,真是丢了先祖的脸面。”
中年文士大惊,莫非眼前这人疯了不成他却不知,明面上是修建了金陵塔,其实还是为人所用。这座石龟趺就是关键。
石龟趺本来是脖子伸出很长的,这时候被李若凡一声大喝,倒像是真的活了一般,就要把头缩回去。李若凡猛地抓住石龟趺的脑袋,不让它得逞。
中年文士以为是眼花,其实他要刻写的碑文是要放在地宫的。放好之后,这座石龟趺就是个机关,封死之后再难进入,除非是等所写的那人出世。但现在怎么会如此
这就像是圣人之下,皆是蝼蚁。华夏的历史从家天下开始,都是大体相似的。帝王将相,治下万民,都是棋盘上的棋子,而不是下棋的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
胜者为王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在官三日人问我,离官三问人。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苗露水一苗草,一层山水一层人。闷坐书馆闲操心,看来全是论古今。书中有真就有假,世人认假不认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也真。
真真假假难分解,假者自假真自真。回忆世情般般假,借假修真破迷津。由来富贵三更梦,何必楚楚苦用心。识透人情惊破胆,看穿世间心胆寒。
白璧易埋千古恨,黄金难买一身闲。人生究竟归何处,看破放下随万缘。
李若凡忽然哈哈一声大笑,眼前忽放大光明。就听天崩地裂一般,再无中年文士金陵塔,只是面前摇曳着一株虚空之花,顾盼生辉。
虚空之花十分不甘,但她隐隐感到李若凡上丹田传来一股莫名的吸力。
谛听第一个看见了李若凡,汪汪的跑了过来。孙灵儿也看到了李若凡站在那儿,却是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
虚空之花索性不再挣扎,趁着谛听和孙灵儿过来之时,早已迅雷不及掩耳,飞进了李若凡的丹田里面。
不知为何,她对于能够成为李若凡身体的一部分并不排斥。玛瑙樱桃却是有些担心。对于修士而言,上丹田尤其重要。所谓的夺舍,其实就是占领上丹田的精神领域。
虽然这是虚空之花愿赌服输主动进驻的,但对于一株有自己思想的来历神秘的虚空之花,李若凡能否彻底降服,是个极大的考验。
但修行之路,甚于蜀道之难,特别是精神,是不能退缩的。通天大道,就是没有路也要披荆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