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2 / 2)
李若凡恨不得现在给妹妹买一座四合院去,这才是亲妹妹啊,一句话坐实了一箱小黄鱼,多好的买卖啊
李若凡笑道:“那明天在宋伯父家里见面如何”
储物戒指里面正好有一箱子小黄鱼,烟土汉阳造又换了一箱,赌本倒是有了。不过看到对面宋韵婷似笑非笑的眼神,李若凡知道在她心里是坐实了纨绔夸富的第一印象了。
史云笑道:“别啊,我还想看看李少爷是怎么个思泉涌呢。”
李若凡笑道:“这旁边应该有笔墨吧妹妹你帮哥哥买些回来”
欧阳同却是站起来道:“我去吧”
等笔墨买过来不过是一刹那的时间,李若凡笑道:“这个啊,我可不欢迎你史大少观摩,万一被你透露出去了,我可还不知道史大少的人呢。还是先去准备赌注的好”
史云哼了一声,却是喊了自己的人扭头走,看到宋韵婷却没有起身:“宋韵婷,你还真相信他现场创作啊”
宋韵婷道:“我可没答应加入南国社呢。当然,要是你不欢迎的话,我现在走。”
后一句话却是对李若凡说的。
李若凡笑道:“欢迎欢迎,我相信妹妹的眼光”
看到史云离得远了,李若云抱怨道:“你怎么这样啊还是回金陵吧,你一没金子,二没剧本,三没演员,你以为是唱戏啊”
李若凡笑道:“你也不支持哥哥放心,这史云的两箱小黄鱼啊,已经是我的囊之物了演员有欧阳同的春柳社支持,剧本,有我完成,黄鱼,刚刚宋伯父和我做了笔生意,一箱子小黄鱼还没捂热,又要多送一箱到宋府了”
欧阳同半信半疑道:“你真的写”
李若凡拿起笔,思忖了一会,在白白的稿纸面写了两个大字:雷雨
其实李若凡想现场默写另外一场话剧日出或者茶馆,金锁记的,但茶馆有些不适合,别的他又背不出来。是雷雨,他也能记得第一幕。
因为雷雨实在是太有名了,可以说是国话剧成熟的里程碑,几乎可以作为国话剧的代名词,也是公演场次最多,翻译成各国语言字最多的话剧
可是署什么笔名好呢李若凡想了想,写了个舍禺的笔名。以后反正还要把茶馆拿出来,用这个向两位语言大师致敬吧
这个笔名后来成为学史的一段悬案,没人能弄明白李若凡为啥要取这个笔名,当然,他也是写了四个话剧。不能把别人的作都抄了啊,做人要有原则和底线。
看到李若凡有模有样很是笃定的在稿纸写下人物一栏
姑奶奶甲教堂尼姑
姑奶奶乙
姊姊十五岁。
弟弟十二岁。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人物写完,然后是景。
然后是序幕。然后是序幕的景。
欧阳同本来是想说一句,原来你会写剧本啊,但不知为何,话到了嘴边却留住了,似乎不忍心打断李若凡的笔走如飞。
李若云先移到李若凡身边,这时候李若凡已经写第一幕了。
第一幕首先场的是鲁贵和鲁四凤,李若云渐渐看得入神,把宋韵婷和蓝雨轩也禁不住引了过来,站在一旁看着。
不知为何,宋韵婷觉得雷雨里面的人物像是她见过的,活生生的仿佛从稿纸面站了起来,不动声色的讲述着周公馆里面的秘闻。
话剧还可以这样写
欧阳同越看越是惊讶其实这个时候国话剧和,新诗一样,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尝试之路。有把戏曲改头换面的,有直接翻译西洋剧本的,有新编历史剧,问题剧的,但都没有得到公认。
像唐诗,没有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前夜,真正经典的作是无论多少年都不会褪色的,反而像女儿红,越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越有着岁月的印红。
宋韵婷在后来的回忆录里面写道:那一个下午,我的灵魂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洗礼了以前我是不相信这世有天才的,但是那天我见证了一位天才的诞生
李若凡后来非要让老婆把这句话删掉,这世哪有什么天才,假如有天才,不过都是穿越时空的时间旅行者罢了。
但这个典故被李若云知道后,却佐证了李若凡的谦虚美德。像梅兰方学艺那样,成了励志故事。
当李若凡写完第一幕的最后一句。
鲁贵是,老爷。
鲁贵下,朴园拿出一支雪茄,萍为他点,朴园徐徐抽烟,端坐。
幕落
时间仿佛静止了,过了好一会,忽然李若云先叫了起来:“哥,你怎么不写了啊后来怎么样了啊真是急死人了”
李若凡笑道:“这个话剧一共有四幕。第一幕先让人物都粉墨登场,然后慢慢揭示谜团。整个话剧都是发生在24小时里面。欧阳,有没有兴趣帮我”
欧阳同兴奋的叫道:“这才是我想要的话剧,我是我想要的话剧啊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若凡笑道:“什么您不您的,反正人物你也看见了,不多,你先把角色选好。不过我的话剧里面没有b角。可是一个鲁四凤,让谁来演好呢”
“我”
“我”
“我”
三个异口同声的女孩禁不住一起又笑了起来。
蓝雨轩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