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学霸的科技树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的说道:“陈医生,院长看到柳叶刀期刊后,他已经把你前几天治疗的案例公布出去,说等一会儿记者就会来采访。”

“院长是太想出名了,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陈瑾无奈的说道。

“你是不看重名利,但有些人却非常看重名利,这项技术宣传出去对你也有好处。

有了专家头衔,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方便。”萧美玲笑着说道。

陈瑾却不知道,在他们聊天过程中,记者和消息灵通的高位截瘫患者已经开始奔向医院。

陈瑾和萧美玲正在讨论脊柱修复手术的术式。

小张护士突然震惊的说道:“完了,今后要非常忙碌,住院部的同事告诉我,我们院里转来30多个高位截瘫的病人,还有病人在持续申请转院。

如果记者曝光之后,我们医院肯定人满为患,不知道陈医生会忙碌成什么样子。”

萧美玲担忧的问道:“小陈,做这种神经恢复手术,你每天最多能做多少台。”

“如果是高位截瘫的脊柱神经恢复,根据病情的不同,我也只能做34台,再多我体力就跟不上。”陈瑾苦笑着说道。

“我这就和院长说,让他每天最多安排三台手术,你每天只进行这三台手术,要有充分休息的时间,并留下应对突发事情的时间。”萧美玲立刻决定道。

陈瑾感慨道:“萧姐,这只是治标之策,让我们医院有能力的医生做我的助手,其他医院来的交流医生也可以做助手。

等到我这项技术不稀缺,那时我才能真正的轻松下来。”

陈瑾正在准备接受记者们的采访,她就看到医院中来了许多人,都是高位截瘫的病人,他们得知消息就快速赶了过来。

萧美玲安排他们进行入院检查,安排打印他们的脊柱骨骼和培养患者的干细胞。

陈瑾则正在接受媒体们的采访,她简单向记者说明干细胞神经修复技术可以治疗的症状,康复后能达到的效果。

同时感谢燕京大学附属医院和星火科技对她的支持。

她回答一些记者的问题,剩下工作就由医院的宣传部接手,陈瑾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患者进行手术。

周宇在书房内学习,已经晚上9:00,陈瑾才打开房门走了进来。

“小瑾,这几天你们医院怎么经常加班,你们以前不是轮班工作吗”

陈瑾叹了口气,道:“没有办法,我研发的神经修复技术临床实验成功,结果医院来了数十位高位截瘫的患者,等待着我给他们做手术。

我还要通过这些手术过程培养其他的医生,比自己单独做手术更累。

有时候患者的病情太过复杂,也只能加班。”

“你现在脸色都有些苍白,做手术也是一个体力活,你的体质本来就没有男医生强,别太勉强了,尽量让助手动手。”周宇提醒道。

他也知道自己说的是废话,主刀医生在一场手术中至关重要,不是想休息就能休息的。

5月18日,早上,周宇的玄武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巡航。

他戴上vr智能眼镜观看新闻,全息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经过软件处理,就会生成vr视频,可以让人体验到新闻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他突然看到在虚拟世界多个华夏媒体转发了一则新闻。

燕京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手术室外,两名医生坐在手术室门前的地上,喝了一瓶矿泉水后,就靠在墙上休息,不久后就睡着,这一幕被记者抓拍到。

新闻中报道具体原因。

试飞员为了保存受损的飞机发动机,让厂商发现发动机的具体问题,他放弃空中弹射,直接进行高速迫降。

巨大的冲击力让试飞员全身多处骨折,最严重的是脊柱三段骨折。

试飞员送到燕京大学附属医院,被多名医生连续抢救26个小时,修复脊柱就用了18个小时。

周宇一眼就认出来,其中一个医生是他老婆陈瑾。

她昨晚给自己打电话,说遇到重伤员,需要抢救很久。

新闻下面不断有网友发表评论。

“这个医生我认识,她是燕京大学附属医院的陈医生,开创了神经修复手术,我大表哥已经高位截瘫20多年,现在竟然可以拄拐慢慢下床走了。”

“医者仁心,新闻报道这位医生坚持手术至少也要在10多个小时,那可是手术啊必须要保证精神集中,光想想就知道有多累。”

“这才是华夏好医生,真正具有高尚医德和正能量的医生,我为你们点赞。”

周宇看到绝大部分网友都在称赞自己妻子,他也知道陈瑾的做法绝对没有一丝错误。

但周宇看着这张图片,陈瑾劳累过度的样子,他心里很心酸。

“必须要改变,不能让小瑾这么劳累下去,铁人也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每年猝死的医生都不在少数,他可不希望小瑾有一天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

周宇心里暗下决心,玄武电动汽车立刻转弯,直奔大兴区工业园。

第165章人工智能圣手

周宇来到工业园,去往星火科技最大的数据中心燕京数据中心,只有凭借数据中心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资源。

小蜜才能利用穷举法,辅助周宇编写人工智能新的核心。

周宇和数据中心经理赵乾坤打声招呼,他要使用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空余的95资源,让他和工程师协调好超级计算机资源。

他进入数据中心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编写人工智能新的核心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圣手需要的逻辑运算方法与其他人工智能完全不同,必须要对人工智能核心进行升级。

其他人工智能都属于人工智能蜂群网络核心,逻辑模块是属于线性思维。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简单易用,更方便编写,可以用函数表达出来,也方便探究事物的本质。

但它对于模糊、复杂的事情,不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圣手则必须用非线性思维方式作为它的人工智能核心,周宇选择的就是类人思考的逻辑方式,立体的神经网络核心。

周宇通过科技树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掌握非常丰富的知识,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研发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核心。

现在他就要挑战一下,用自己的能力开发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核心。

周宇用自己的vr智能眼镜和数据中心相连,他调出这段时间编写出来的神经网络半成品。

他闭目回忆科技树上的资料,开始研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核心。

神经网络每开发完一个可行的组合,小蜜就开始调动数据中心庞大的计算资源,按照既定框架给神经网络补充可供运行的代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