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0(1 / 2)
竹,因此,兴华军的控制线,也在不断往前推进,而且,速度还是出人意料的快。
对于袁天霸的军刺营来说,兴华军的追击,实在是咄咄逼人
就像眼前,袁天霸才刚刚走出剑关的城门,还没来得及心存侥幸,突然就听见身后传来了枪声,下一秒,他就发现,一枚子弹打中他的亲兵。
袁天霸顿时心中一惊,暗叫不妙,马上转头一看,果然发现,一队兴华军已经冲到五十米外的地方,若非他身后有那位正好挡住他的亲兵为他挡了一枪,只恐怕,此时中枪的人,就是袁天霸他自己了。
枪声和中枪的同僚,震惊了其余的军刺营军士。
“快走将军快走”亲信拼了命地用身躯挡住袁天霸的后背,深怕他中枪。
但是,在这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袁天霸却有些迟疑不前了。
若不是亲眼所见,袁天霸几乎是无法相信,兴华军的推进速度竟能如此惊人。更重要的是,袁天霸忽然想到,如果他在这里能够见到追击而来的兴华军士兵,那岂不是意味着,还没有撤退的军刺营士兵,大概都已经被消灭了要不然,无法解释眼前的一幕兴华军不会放弃尚未撤退的军刺营士兵,而来追击他们。
意识到这一点,袁天霸又惊又怒但是,他也只能硬生生忍下了,因为他们显然不是兴华军的对手。
“撤退大家一起撤退”袁天霸朝着这些死命保护他周全的亲信喊道。
大难临头,袁天霸不会要求军刺营的士兵,为了他的周全而当人肉墙,他说不出兄弟们殿后的话。所以,袁天霸放弃了任何硬撑的念头,带头就跑。
只不过,袁天霸的弱势,也在这时表露无遗当时为了便于攻城,袁天霸甚至都没有骑马前来,眼下也就别无他法,只能靠双脚跑路了。
只不过,就算袁天霸落魄至此,兴华军士兵也没有打算要放过袁天霸他们。
魏长海已经下了格杀令,一直杀到壶关城下,不可放过夏军余孽。因此,一支又一支的兴华军小部队,一路穷追不舍,甚至直接追出城去,追杀夏国士兵。
在兴华军一路紧逼之下,袁天霸的军刺营节节败退,终于被逼退出了剑关。重掌剑关的控制权,兴华军再度在剑关城墙城楼废墟旧址,竖起了国旗
大战过后,兴华军位于剑关,稍事休整。
看着再度飘扬的兴华帝国国旗,魏长海的心中,燃起了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这一战,兴华军告捷,这对于魏长海而言,仿佛跨越了一个大关,更让他信心倍增。
“立即向陛下汇报,我们重新夺回了剑关。一个小时内,必能彻底清理剑关内外。两万军队待命,随时可以进攻夏国壶关。”魏长海唤来了联络兵,命其将兴华军于剑关一战取得胜利的捷报尽快回传给帝国陛下。
此举,无疑是魏长海在向皇帝表决心。这次剑关之战,魏长海领兵有方,军功显赫,必定能受到陛下的褒奖。但是,这在于魏长海而言,还是不够的,他还想要更多,比如,争取到带兵进攻夏国的机会。
壶关的关口,大量的夏军拥挤在入口处,想要逃入关。
可是,壶关的守军,已经提前知晓了夏军前锋大营惨败的消息,也因此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主要就是要防备败军突然的涌入,使得壶关的把守变得不堪重负。
毕竟,要接收打了败仗的同僚,虽是本分之事,但难保夏军的残兵败将之中不会混进敌军的士兵;就算没有敌人的奸细掺杂其中,但是一旦打开关门,大量的败军涌入,一时半刻是不好关上的,如果兴华军趁着这中门大开之际,挥军直入,杀入壶关的话,到时候,夏军就会被杀个措手不及了。
为了断绝这个可能性,白奇元帅已经回关,并且命令守军严防,轻易不得打开壶关关门。因此,守关的将领,直接就把壶关的大门关闭了。
这下子,受影响的自然是夏军的残兵败将。本已经饱受追击,好不容易保住性命投奔到壶关关前,却被拒之门外不得入关,后有追兵将到,担惊受怕之下,这些夏军败将们忍不住又是破口大骂,又是恳求壶关守将开门。
兴华军的部队,开始清洗剑关内外当他们冲入夏军大营时,目之所及,都是尸骸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烈场面。
这些尸体,都是夏军的将领士兵,不过,兴华军的军官,在大致检查了尸体的情况之后,却发现,虽然当中直接被火箭弹炸死的夏军士兵是为数不少,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夏军士兵的尸体,并没有被炸的痕迹,反而明显是被踩踏致死的。
看来,火箭炮的攻击,给夏军大营带来重大伤亡之余,还引起了他们的极度恐慌。
因为兴华军追击的速度不慢,所以,他们还发现,夏军大营并非全军覆没,还有相当一部分夏军士兵还活着。不过,这部分夏军士兵,都是一副灰头土脸、垂头丧气的颓败面相,个个都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心思。不仅如此,有些夏军士兵,见到兴华军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跪倒在地上,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或者是难掩恐惧地双手抱头。
剑关内外,夏军投入的兵力,何止十万。
然而,除了死亡和逃跑的夏军士兵之外,余下还有将近三万的夏军士兵,都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不战而败,主动向兴华军士兵投降。甚至有一百余名夏军士兵,直接丢掉包括弩箭的武器,向一名兴华士兵投降。
即便是处于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但人数更多的夏军,却都已经害怕得,不敢再有任何的反抗了。
面对敌人兴华军,夏军士兵,已经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
枉费魏长海一副雄心壮志,做好了要督战的准备,却不料就碰到了这种情况。
“将军,夏军三万士兵投降,我们要接受吗”下属军官问道。
这让人始料未及的情况,着实把魏长海吓了一大跳,当下竟有些反应不过来,不知是否该接受夏军士兵的投降了。
毕竟,要知道三万士兵可不是什么小数目,不是那么好控制的,如果一个不小心,原本是降兵,但也很有可能会反噬自身的。正因伴随着这样的风险,所以,在异世,大多数国家其实都是不喜欢在一场战役过后,容留太多的降兵,为了防止日后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坑杀降兵,反而成了战胜国惯有的做法。
不过,兴许是看到,此前兴华军在攻打云州并成功占领云州之后,并没有出现斩杀降兵的记录,这些夏国败军士兵,才会选择向兴华军投降,而且几乎是没有不情不愿的。
但这对于魏长海来说,却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他觉得,收容降兵虽然也是个可以接受的做法,但问题是降兵的数量太大。面对隐藏着巨大风险的决定,他当下有些不敢自作主张了,便又唤来传令兵,命其发电报向皇帝汇报情况。
易星辰听闻三万降兵,跟魏长海的反应相反,他感到很欣喜。易星辰不觉得是问题,反而觉得对帝国是个机会。
大量的降兵,对帝国而言,那可都是劳动力。只有皇帝与内阁大臣等身处上位的人,才会明白的道理。魏长海仅仅是一关之将,见识不够广,需要一番历练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