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 / 2)
再就是韩行和张小三、吴小明、李大中他们紧急地研究了一下茌北根据地的情况。
茌北根据地是在五区以大吕庄为中心,有二十几个村庄建立起来的敌后根据地,离着韩行武工队活动的茌南根据地有四五十里地。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秋季,绿油油的庄稼早已经泛黄,也就是说青纱帐的时候已经要过去了,抗日武装最好的活动掩护马上就没有了。
鬼子秋季大扫荡,一是想消灭我抗日武装,二是要抢粮,来掠夺人们的辛勤果实。
但是任务总得完成,武工队完成集结后,晚上开始向茌北根据地前进。因为白天已经不适合部队行动了。
“处暑”过去,“白露”到来,田野里,黑天仍然可以看到,本来绿油油的棉花经过春生夏长,棉桃开始裂开了嘴,洁白的棉絮盛开,一朵朵、一片片,花团如雪。
“三伏”的白菜也得风得雨,青葱一片,像疯着长似的,伸展出硕大的叶片,待深秋亭亭玉立,包心卷心,等菜农侍弄成锥形,成熟收获。白菜和萝卜一起成为城乡越冬喜爱收藏的大路菜。
黄橙橙的大豆粒粒饱满,棵棵挂铃。金风吹来,苍黄的豆棵叶杆子精壮,只听呼啦啦摇铃声不断,似乎在呼唤农民们赶紧收割。假若剥开豆角闻一闻,一股大豆的清香直钻鼻翼。
进而,仿佛绵软可口的豆腐、白中泛黄的豆汁清香一起飘来,挂满脸上丰收的喜悦难以溢于言表
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大,籽粒饱,顾不上脱粒的农家干脆先剥开外衣,借助它的韧性把玉米棒子一个个系紧,一串串吊起来,吊在屋檐下,吊在大树上,或码成堆,放在通风好的屋里或室外。
顿时,农家小院到处都是黄橙橙的玉米,十分养眼,看着心里舒坦极啦等到农闲时,再进行手工慢慢脱粒。有人等不及,马上就脱一些玉米,用石碾子一压,下锅一贴,可吃到嘴里金黄金黄的玉米饼子,熬上一锅,喝到香喷喷的玉米粥。
马上就要一夜寒风起。
那时,树木一头绿黝黝的头发,黄的黄,掉的掉。那样子,有些让人心疼又有些可怜。真是“秋来风景异”呀一阵秋风吹来,一片金黄的树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儿,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为它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看着这片树叶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尽情享受着飞翔的美好,韩行忽然又领悟到了生命不同的含义。只要活得有意义,死亡就没有什么可怕。
看着满地的落叶,明白了,这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开始
按照县委的命令,武工队要到茌北根据地的北边一带,迎接县委各机关突围。
到了王望店附近,天已经蒙蒙亮,韩行看到,根据地边缘的鬼子,一队队,一排排,早已把根据地围了个严严实实,这是从济南调来的大队鬼子和皇协军。为首的是104师团的日军大队长河野,这个河野早就和韩行交过手。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韩行带领的是充足的正规部队,还有空军的配合。这次韩行带的是武工队,是只能对付个别顽固汉奸的,不但没有空军,就连大炮也没有,又是这么点儿的人,这个仗还怎么打
韩行决定还是先和被围进去的机关会合再说吧。
韩行把自己的意见对张小三一说,张小三不明白了,说:“不对呀韩司令,鬼子已把根据地围了个铁桶一般,里面的人想突出来,可就是突不出来。我们再钻进去,不还是被鬼子围在里面吗”
韩行对他解释说:“说得对,正常的战术应该是我们在外面,里面往外突,我们再配合,两面夹击敌人。可是现在,我们有这样的实力吗现在也只能是和里面的武装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拳头,集中精力往外打。”
第247回茌北突围二
听到韩行的解释,张小三不说话了,只好服从。点小说,
吴小明心里在嘀咕着:“你这个张小三呀,要不你当队长,你当得了吗其实你想的这些事情,韩司令早就想到了。”
韩行发出了命令:“第二小队李大中担任突击,我们就从前面那块棉花地里悄悄地接近鬼子,然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冲进去。第一小队,跟进掩护。”
李大中接到命令后,迅速地带领着自己的第二小队,悄悄地向那片棉花地接近。到了棉花地跟前,李大中把手往下一按,武工队员都趴下了,然后跟着李大中悄悄地从棉陇里,向前快速地爬着。
这时候,跟在李大中后面的李小三来事了,他对李大中着急地说:“李队长呀,我还没有枪哩,见了鬼子,是用牙咬呀,还是用脚踹。”
李大中一忙伙,把李小三的事情忘了。韩行命令这个李小三暂时安插在李大中的小队里,李小三多次向李大中要枪,李大中嫌他使不了,都没有给他。马上就要开仗了,李小三着急啊,还得给李大中要枪。
李大中骂了他一句:“真罗嗦,把我的枪给你吧我看就是给你枪,也是瞎了。”李大中把自己配置的一把德国造二十响,递给了李小三。不过这个李小三得陇望蜀,看着李大中的那支突击步枪,说:“能不能把你那个冲锋枪给我使使”
李大中是真烦他了:“真是的,手枪还玩不了呢,还想玩突击步枪你是老鼠老鼠一月一,早哩”
棉花棵子在夏天的时候,本来是绿的,但是白露水一打,它就开始变颜色了,渐渐地发红,然后越来越暗,到了冬天的时候,它就变成褐色的了。但是棉桃里的棉花,却是越晒越白,白的刺眼。
各种各样的便衣武工队员,在开始有些稀疏有些发红的棉花地里,还是有些显眼。前面就有两个鬼子的哨兵,李大中的手往前招了招,两个武工队战士迅速地向前摸去。借着棉花棵的掩护,他们摸到了鬼子跟前,然后一跃而起,迅速地用短刀结果了鬼子的性命。
李大中对李小三教训地说:“学着点儿,在武工队里,就得多学活。下回的时候,就该你上了。”
李小三不谦虚地说:“这点儿活,一学就会。”
李大中瞪了他一眼说:“就凭你这样态度,什么时候也进步不了”
李大中率领着第二小队过了这片棉花地,前面又是一片玉米地。棒子早就被农民收走了,只剩下了稀稀拉拉泛黄的玉米棵子。这是农民为了开展游击战,才留下了这些玉米棵子,直到很冷了,才会把它们割去,作为饲料和烧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