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6(2 / 2)
韩行的心里不禁着急起来,对刘致远说:“参谋长啊,这样太慢了啊,要不,调动我们剩余的南征军,帮着前来修桥。”
刘致远对韩行说:“再等一下,我们的南征军还要打仗。上高县的民众不会坐视不管的。”
“时间不等人啊,要是再等下去,黄瓜菜也凉了。”
韩行正在说着,忽然从上高县城的方向,走来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有的扛着竹子做的担架,有的扛着门板,有的扛着床板,有的拿着铁锨、木匠等工具,向着锦江大桥的地方浩浩荡荡走了过来。
韩行心中大喜,高兴地对刘致远说:“上高县的民众终于出动了,他们来帮着修桥,这个桥就快了。人心齐,泰山移啊”
不一会儿,这些人来到了锦江大桥,领头前来的正是县长刘贤度。
刘贤度一眼就看上了,在众军官当中簇拥着一名年轻的军官,赶紧上来握着韩行的手说:“我是上高县长黄贤度,有事请长官训示。”
此人三十来岁正当年,身穿长袍,显得十分的朴实、精练。韩行首先上去和他握手说:“我是南征军的韩行,感谢上高县的民众,前来支援修桥。王耀武将军也提起过你,叫我有事找黄县长。还没有找,黄县长就亲自领着民众来了。”
黄贤度也紧紧地握着韩行的手说:“我们上高民众,早就盼着南征军的到来。”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满含着一种亲热、期盼的神情。
“不才黄贤度,支援军队修桥,实在是我们上高县份内的事情。在此,我再次向韩司令保证,一是保证担架队、运输队跟上去。保证弹药、军粮及时运到前方,伤员及时运到后方。二是保证电话畅通,前后方交通无阻。三是保证后方安,防止汉奸放火、投毒和其他破坏活动。”
韩行听后大喜,说:“黄县长所做的贡献,非是一个团两个团所能完成的任务。”
黄贤度又给韩行介绍了一下县政府的几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个是民政科科员瞿文渊。
这时,上高县的民众在县政府有关人员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地干开了,有的人协助着工兵营修桥,更多的船只从水里调了过来,无数的民众上去帮着推船、紧固,上木板。
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办事。没有多长时间,一座浮桥已经建好。
县政府的有关人员,带领着群众,冒着乱飞的子弹,带着运输队上了浮桥,给前方的弹药和军粮又送上去了,然后从前方撤下了一批批的伤员。
韩行观看着这场人民战争的宏伟场面,心里也引起了一番止不住的激动。整个的上高县,在战火的动乱中,还有1万人,可是在这1万人中,县政府就动员了将近4万人前来支援前线战场。
真可以说是除了老弱残疾走不动的,绝大部分只要是能动弹的,都来参加这场战争了。
韩行是懂历史的人,曾查过黄贤度的资料。江西省,就是国共联合抗日后,也在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198年,黄贤度的身份还是江西保安团第1团政治指导员,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名地下党员,受江西八路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的单线领导。
199年月4日,也就是南昌保卫战中。庐山前线第19集团军罗卓英打电话给参谋部值班参谋说:“我们要撤退了。新四军驻赣办事处有4辆汽车,让驻百花洲宪兵第8团团长,派一连宪兵,以征用其4辆汽车为名,把办事处干掉。”
黄贤度在保安处,听到了这一绝密消息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自己的单位政训处,不停地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联系,接通电话的时间已经是晚上11点钟,接电话的人说,黄道已经睡了。
第278回凌江浮桥
黄贤度叫接电话的人立刻叫醒黄道,并把这一消息通报给他。于是黄道带领着0余名工作人员和重要文件,于月5日深夜1点,赶在宪兵袭击前,撤离了驻赣办事处。
黄贤度通知完黄道后,又通知其弟黄贤才赶紧撤退,带领着三四十名进步青年离开南昌,也不要再去驻赣办事处了。
1941年1月4日发生了皖南事变,新四军的在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7000多人被俘、失散或阵亡。
上高会战离着皖南事变也就是刚刚过了二个多月,国共两党摩擦的血迹还没有擦干,为了共同的民族利益,两党又在肩并肩地进行着一场对日的战争。
韩行突然感觉到,在这场上高会战中,南征军是领导的队伍,的高官中不会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对南征军明着暗着下手呢他们至今还没有下手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特殊关系呢
想到了自己的身份,韩行的心里不禁好笑,由于背着一个军统的身份,和内部的高官们屡屡地打着交道。到底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关系,国民党的高官们才放了自己一马,这得由历史说话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南征军对抗日战争中的历次贡献,包括委员长在内的这些人不会看不到吧再说,这个南征军的司令官真是选对人了,要是国民党的高官们对南征军下手的话,也得有怕顾忌吧
这时候,情报处长潘小安走到了韩行的跟前,对韩行说:“韩司令啊,川军的两个师到了,已经到了凌江口,可是那里一没有船,二没有桥,川军正着急呢你能不能联系一下黄县长,叫他立刻派人去那里支援架桥。”
韩行心里好笑,你,刘致远,黄贤度都是的人,你们直接联系就算啦还用着我拐个弯吗韩行就对潘小安说:“潘处长啊,这个事啊你就办了,还用得着我吗”
潘小安看了韩行一眼,有点儿神秘地说:“韩司令呀,还是你联系比较方便。”
韩行心里明白了,点了点头,在这个特殊敏感的时期,潘小安不愿意直接和黄贤度联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韩行呢,名正言顺,直接可以光明正大地公事公办。
韩行找到了黄贤度,把凌江口的事情对黄贤度一说。黄县长立刻答应了,马上调集一半的人力,再去支援凌江口。
从锦江大桥到凌江口有1公里,黄贤度领着将近万人又步行到了凌江口,临时组成架桥工程队。
两岸的老百姓闻讯,撑来了大大小小的木排、竹排,纷纷下来了门板,众人合力,黄土变金,只花了一天功夫,又一座新的浮桥架起来了。
川军7军的新编第14师,新编第15师,二个师的人马辎重顺利渡过了凌江,赶到日军的侧方,配合进攻,对下陂桥的日军形成包围圈,迫使日军两面作战。正是由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