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2 / 2)
然而现在……还不是只能给工部打工!
毕竟自己去挖铁矿石炼铁,还不如接工部的单子赚得多,至于私藏的那点铁器,白图还真的看不上,只要不是弩箭、重甲之类的,管制上反而宽松了许多。
甚至一些工坊技术不足,但是觉悟很高、比较听话的话,工部还会提供技术指导。
见此其他工坊更加不敢嘚瑟,毕竟想要和工部合作的工坊有很多,但工部只有一个……
反正从工部出去的“生铁”,必须有足量的“熟铁”被回收。
进而在工部,会使用“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按照一定比例合铸,锻造成钢!
灌钢法是通过将生铁融化,浇淋在熟铁上,来合铸为钢——或者说是“高碳钢”。
灌钢技术正是诞生于现在、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不过在南北朝时才大规模使用,唐代发扬光大,宋代的时候有详细记录与分类,明代时工艺再度提升……
19世纪时,德国克虏伯从小作坊崛起为军工大佬,也正是使用了类似于灌钢法的技术,同样是以生铁、熟铁混合制钢。
当然,这样锻造出的钢,用现代的说法来说,属于“高碳钢”,硬度高、但延展性、弹性很差,也被称为“工具钢”,而且淬人的性情。
而司马朗本就是能言之士,很快就与庞统相谈甚欢。
当司马朗有意无意的,将话题转向冶铁之事后,庞统不知道是真的没有防备,还是早有预料,直接透露道:“没错,冶铁之事的确有所进展,今天之所以来此,也是为了向主公献上第一批所锻的刀剑。”
其实司马朗更在意的是数量,毕竟之前的“海盐”,还只是令将军府财货两丰,而冶铁技艺……可是能直接提升军队战斗力的!
不过庞统将话题带到了刀剑上,令司马朗一时也不好追问数量。
反而庞统主动说道:“主公被封楚侯,所获九锡中,还包括三百虎贲……这次正是要为主公的三百虎贲,献上工部新冶锻的三百副战刀与重甲。”
战甲其实也有盔甲的接口,只是相比于兵器,此时一件“宝甲”的价值要低得多,毕竟……盔甲太厚也会影响战甲的灵敏,鳞甲是三国时期才流行,锁子甲、柳叶甲更是还没有出现,故而武将对此需求并不大。
至于姬造士兵,就更少有装备厚甲的——成本太高。
一听“三百副”,司马朗的兴致就更加去了大半……
显然在司马朗看来,区区三百副兵甲,只具有象征意义,相比于他打探到的工部铜铁产量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庞统察觉到司马朗的失望,但并没有多解释,而是隐蔽的讥笑了一下。
没多久,白图也已经出来,宴席正式开始!
先是为白公的授九锡而饮觞,接着是作为代表的凌统,汇报江夏的战果,最后在进入饮宴阶段之前,引人注目的庞统站了出来……
“主公得天所厚,秉万民之福念,获授九锡……工部也幸在此时,铸造出了第一批兵甲,希望借此机会,谨献给主公的虎贲之士。”庞统说道。
当然,谁都知道,这肯定是早就排练好的,不然那么多刀兵怎么送进大将军府?
“好,兵者,国之凶器,亦是庇护万民的福器、重器,让我们一起看看,工部所铸的刀剑!”</tent>
城姬三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