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谁送的赝品?扔掉!”(四)(1 / 2)
方子州继续道:
“一日,萧翼拿出带来的王羲之真迹让辨才欣赏。辨才边看边笑,说:此是王羲之真迹,但并非精品。萧翼问:何为精品﹖辨才说兰亭序。萧翼假意哈哈大笑,说:数经离乱,兰亭序早已失传,如有,不过是复制品而已。
“有失警惕的辨才却把亡师临终时如何把兰亭序传给他的经过详述了一遍,并领萧翼到禅房一隐蔽处拿出兰亭序真迹。萧翼接过兰亭序后,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说:我是当朝御史,奉皇上之命来此取兰亭序。辨才闻语,晕倒于地,良久始苏。”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唯有华健斌,一颗心一阵猛跳,随即往下沉!
看起来,这兰亭序真的要在民间丢失啊!
“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后,爱不释手,视为御宝,除自己临摹观赏外,还命令当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写成各种摹本传世,而把真品藏在身边。
“贞观二十二年672年,唐太宗病危,仍念念不忘兰亭序!
“临终时召见太子李治,说: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愿。高宗李治问:何物﹖太宗说: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箭不遗
“李治遵父皇命,用玉匣装兰亭序,把这绝代墨宝作为陪葬品埋入唐太宗坟墓昭陵里,天下第一行书终长眠地下!”
听到这里,众客人皆是“哎呀可惜了!”
一声声长叹!
而华健斌则是面如死灰,汗流浃背!
不用多评判了!
他的王羲之兰亭序是赝品!
说到这里,方子州笑笑:“那位华健斌先生,你说这本兰亭序在你的家父的祖辈那里,花了当时的两万块大洋,不知是你的家父弄错了还是记错了!
“两万大洋在当时可是一笔了不得的数据,两万块大洋,相当于十个州府的年收入了!
“即使要买这样一本真迹,也不可能出得起这么多钱去买,估计应该是两千块大洋,这个比较说得过去!
“那么你这本临摹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目前价值几何呢如果
在一般的古董店买的话,上购买,一百多元即可购买!但是,我要说一句,如果这本兰亭集序是真的的话,它是无价的!应该是无价之宝!!”
华健斌的脸红的像猪肝色!
自己编撰的上祖花两万块大洋从一个商人那里购买的兰亭序的谎言在专家面前竟被完全戳穿!
在无地自容的情况下,他现在寄希望于周和川送的墨砚也是假的!
如果,三件宝物都是假的,那就没什么了!
那只能说明自己眼拙呗!
方子州又喝了一口茶,才又慢慢道来:
“现在,我们来说说今天,赵毅全先生收到的最后一件藏品:清康熙御制松花石龙马砚
“松花御砚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吉林通化长白山区砥石山的江沿,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
“这里也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树木丛生,林海茂密。六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给初春的长白山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生机,而这种石头的颜色和松花色泽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以松花石雕制的砚台就叫松花御砚。x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
“康熙一朝,原本默默无名的松花石摇身一变而成御用砚材,历雍正、乾隆而式微,且仅选供砚材,未有其它制器成品。x
“松花石确实是砚林中的奇材瑰宝。而宫匠所刻,倶是佳作,每件松花石砚皆有不可取代的独立性,材美工巧,形体各异,方圆有别,纹饰变化丰富,实为清代宫廷的艺术代表。
“今登场之一方松花石砚,为御用之灵芝砚,乃松花石砚中之罕见佳品,皆属清宫官砚的一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