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4(1 / 2)
d你别、别挠我”
“我都跟你说了我喜欢谁,你还瞒着我”
“我哪儿需要你说,谁都能看出来好不好好了好了好了,我说,我说还不行嘛”
两人一直闹到很晚才睡觉,第二日一早,不出所料地都起迟了。
小秋又吃到了雪娘亲手做的早饭,感动得几乎哭出来。
“还是娘做的好吃,呜呜呜,天氏族的东西其实也还行,但总是那几样,吃的我都腻了。”
雪娘爱怜地看着她:“好吃你就多吃点,小脸都瘦了。”
小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没敢说她好像胖了一些,埋头苦吃。
沈小玉也是一样,晚上没睡好,顶着两个黑眼圈吃东西。
吃完了早饭,沈小玉撑不住了:“我得回去睡一会儿,养足了精神再来找你玩。”
“好,你什么时候来都成。”
小秋很喜欢沈小玉的性子,送她出了门。
不过她们两谁都没想到,沈小玉一脸憔悴,顶着两个黑眼圈的模样,被人给瞧见了。
就她回到沈家开开心心补眠的时候,京城里关于她的流言,刷新了。
“沈姑娘能甘心吗找上门去了”
“啧啧,也是个可怜的,出来的时候,脸色都发青,不知道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可怎么办呢,这是皇上的意思,她就是再不甘心,又能如何”
“可怜啊可怜”
沈夫人听见的时候,面无表情地扭坏了一条帕子。
等沈小玉起身,她委婉地将这事儿告诉她,众人口中的“可怜人儿”,笑得无比欢乐。
“他们是疯了吧我都在小秋那儿住了一个晚上,他们怎么没看见”
“小玉啊,那些人只会看见自己想看的,谁也不知道你和那位小秋姑娘是旧识,瞧见你从她那里离开,自然会多想。”
“那就让她们想去吧,想一想也没什么。”
“这对小秋姑娘影响不大,可小玉,你怎么办总有人在背后想看你的笑话,你就不为了自己多想一想如今总算可以与苏大人脱开关系,你这一来”
“母亲,我从来都觉得,是我的,怎么也跑不掉,不是我的,强求也求不来,我知道您是为了我操心,我也很感激,可若是想娶我的人,因为这种莫须有的愚蠢流言而放弃,我只会感激他。”
第1164章有话你就说
沈夫人听她的话听得心塞,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谁会真的这么想她身上缠满了流言蜚语,就算是她的,也会飞咯。
沈小玉朝着沈夫人浅浅地笑:“母亲不必担心我,我是沈家的姑娘,难道还怕嫁不出去吗总会有看穿这些虚假传言的人,母亲难道也觉得,京里都是这般无聊人士那不嫁其实也挺不错。”
“小玉”
“母亲若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出门了。”
沈夫人看着沈小玉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这姑娘,跟她爹似的,也是个倔脾气。
关于沈小玉的传言,她兴致勃勃地去告诉了小秋:“是不是很可笑我跟你说,我在京城里,这样的流言层出不穷,我都很好奇他们还能传出些什么来。”
小秋却没有笑出来,而是有些抱歉。
“小玉,这样的传言对你来说,还是有影响的,我原先并不知晓会传成这样,如今亲耳听见了才觉得,这对一个姑娘来说,是很可怕的。”
“我倒没觉得,要不是这种传言,我怕是早已经跟人有了婚约,哪里还能逍遥到如今”
“可你这样,不会让你喜欢的那个人误会吗”
“他呵呵。”
沈小玉冷笑了两声:“他要是误会了倒还好,我还会高兴一点。”
沈小玉跟小秋说了戚语的事儿。
她跟戚语认识,也是因为苏如卿。
有一次她去找苏如卿说话的时候,刚好戚语也在,他瞧见了沈小玉想要回避来着,结果一不小心将苏如卿桌边的墨给弄翻了,将沈小玉的裙摆染得墨迹点点。
沈小玉的性子也不计较这些,摆摆手说没事儿,跟苏如卿说了小秋的事儿。
结果,沈小玉离开的时候,戚语跟了过来,像是有话要跟她说。
沈小玉就以为,戚语是来跟她赔不是的,就好脾气地等着,然后两人愣着大眼瞪小眼瞪了能有一刻钟。
“一刻钟啊一个字都没说你敢信”
沈小玉每每想起来那个场景,都觉得自己跟白痴一样。
后来还是沈小玉实在是忍不住了,又要保持自己在外面的形象,耐着性子问他,可是有什么要跟自己说的。
戚语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沉默。
有话你倒是说啊
沈小玉是个急脾气,就跟戚语相处了一会儿,险些没厥过去。
“我实在受不了了,再待下去我怕是会疯,也不想管他到底要说什么我就走了,谁知道后来,就总能见到他,见到了也不说话,你说这人是不是有病”
小秋就抖着肩膀咯咯咯地笑,心想能让沈小玉憋成这样的人,也着实少见。
戚语总这么出现在沈小玉的面前,几次之后,沈小玉头疼的紧,也顾不上维护自己的形象,原形毕露。
“你到底想干什么”
戚语似乎被她的变化吓了一跳,不过这一次倒是说话了,就几个字,“墨渍,对不起”。
沈小玉傻了,合着他堵了自己那么多次,就为了给她陪个不是,还是很久之前她都快记不得的不是
她一度以为戚语是在耍她,然后发现并不是,他只是天生不爱说话,可沈小玉见过他做文章,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沈小玉的心在那一瞬间轻轻动了一下。
后来,她就总喜欢逗戚语,越是知道他不爱说话,她就越是喜欢逗他。
看着戚语脸憋得红红的样子,莫名有种成就感,再联想到他才华横溢,沈小玉的心动的更加厉害。
她不像小秋,懵懵懂懂的一直到如今才发现自己喜欢苏如卿,沈小玉很快就意识到她对戚语的感觉。
但那会儿,整个沈家和她外祖家,都在为她的亲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