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0(2 / 2)
“老猿”唐僧面色微动,顺着陆北手指,果见山下被压着一个猴头,头上还有一个花草环,问道:“什么老猿”
这本就是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原本也不值当陆北能回答。
因为,陆北久在长安,初至此地,如何回答
然,陆北却是清声说道:“圣僧有所不知,此山旧名五行山,后来大唐皇帝征西定国,才改名为两界山据弘文馆中地志文献所载,五百年前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此猴不避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古到今,冻饿不死”
唐僧闻言,暗暗称奇。
这时,下方石匣之中,美猴王露出头来,胡乱伸手,高声招呼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的好来的好救我出来,我保你去西天去也”
唐僧翻身下马,近前细看,果见一猴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着苔藓,耳中生出藤萝,十分狼狈。
陆北看着猴王这副凄惨场景,目光有些疑惑,心道,“那玉面狐狸不是一直在照顾猴王吗怎么猴王还如此狼狈”
原来,在二百年前,玉面狐狸被路过的观音菩萨给撵走了,并且责罚了此地的十八伽蓝一番,说猴子是在此地忏悔的,如何还让人照顾他
十八伽蓝有苦自知,都是不敢辩白。
这时,唐僧和美猴王已然讲明原委,唐僧一听猴王乃是观音菩萨指定的护送之徒,心下大喜。
尤其看着猴头虽指甲里满是老泥,但能在山下被压多年不死,显是个有本事的,唐僧心中这才落了定。
当日被寅将军抓住,唐僧已见过三个妖魔,自然知道单凭陆瑜那凡人护送,是到不得西天的。
若有一个有神通的徒弟护持,才能顺利到西天取经。
尤其,猴王方才一心想要脱困,对唐僧一顿吹嘘,什么大闹天宫,什么七十二般变化,皆是一一告之。
虚空之上的十八伽蓝,见此也是暗暗送了一口气。
齐天大圣脱困而出,他们也可往灵山交差了。
“呼”
六字真言佛揭随风而扬,却是唐僧揭掉了六字真言佛揭。
在猴王的提示下,唐僧和牵着马匹的陆北,直退到十里外方停,猴王抖擞精神,将五行山托起,一跃而出。
“师父”
猴王赤淋淋跪在唐僧马前,眼含热泪,激动道:“师父,我出来也”
唐僧也是感慨万千,猴王抬起头来,目光投在陆北身上,便是一凝,“是你”
“在下陆瑜”
陆北淡淡说道。
正文第一百四七章金箍禁行者
齐天大圣和陆北时隔多年,再次见面,二人一时,都是默然无语。
唐僧好奇问道:“你也认得陆瑜施主”
猴王冷笑一声,说道:“怎么不认得当年老孙”
就在这时,猴王耳边却传来陆北的神念传音,“观音菩萨有言:猴子,莫要泄我底细。”
猴王金睛眨了眨,也觉得若是当着唐僧的面,说出自己曾被陆北镇压,有些不大光彩,嘴边的话也就咽了回去。
唐僧见此,心中虽疑,但也不好多问。
言谈之间,唐僧也询问猴王名姓,猴王便说他有法名,唤作孙悟空,唐僧心中不由大喜,心道,这名字合该与我沙门有缘,又是给他取了个行者的名字。
自此时,便唤作行者。
三人一马,继续行路,未几,过了两界山,忽见一只猛虎,咆哮而来。
唐僧在马上,面色微变。
行者脸现欢喜,说道:“师父莫慌,他是来送衣服的。”
说着,从耳中取出一根绣花针,迎风一晃,一根碗口粗的金箍棒现出。
他拿在手中,笑道:“五百余年不曾用着他,今日拿出来挣件衣服穿穿。”
一棒祭出,便将猛虎打死。
唐僧惊喜道:“刘太保前日还和猛虎斗了半晌,今日,悟空不用争持,却把这虎一棒打的稀烂,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心中欢喜不胜。
而后,猴王便变化出一把牛耳尖刀,将猛虎的皮剥了,割出两块儿四四方方的虎皮。
一把围在腰间,遮住下体,路旁拽了一根葛藤,紧紧束定,另一块儿交给唐僧,“师父,到了人家,借些针线,再缝不迟。”
而后,把金箍棒变作绣花针大小,再次塞到耳中。
唐僧目中一奇,问道:“方才那打虎的铁棒呢”
行者笑道:“师父,你不晓得,我这铁棒乃是东洋大海龙宫中得来的,唤作定海神针铁,又唤作如意金箍棒,当年反下天宫,多亏了它这金箍棒能大能小,平时变作绣花针,收在耳内,若用时,再取出来。”
唐僧闻言心中暗喜,又是问道:“方才那虎见了你,怎的一动不动”
行者便说,自己有降龙伏虎之能。
唐僧闻言,再无疑虑,师徒说着话,陆北牵着马,不知不觉间,太阳星西坠,夜幕降临。
远处看到一处人家亮着灯火。
行者便上前去叫门,一个头发老翁开门而出,见到行者面容,便是吓了一大跳。
这时,唐僧下得马来,忙是说道:“老施主,莫怕,他是贫僧的徒弟,不是妖怪。”
老者抬头见唐僧面容清奇,便是问道:“你是哪个寺的和尚何故带这恶人上我门来”
唐僧说道:“贫僧是唐国来的,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此间,天晚,请老施主行个方便。”
陆北在一旁整理马匹,行礼,一边听着二人的话,心道,若没有猜错,此次,猴子便是在此地杀了六个毛贼,才被骗戴上金箍的吧。
可惜,他却是无能为力。
这时,唐僧那边也交涉完,带着陆北和猴子进入院中。
用过饭菜,唐僧便给猴子将虎皮缝制一番,做了一个虎皮裙,猴王欢喜不胜,自不必言。
第二日,正值初冬,唐僧心忧西天,三人一早上路。
果有六个毛贼拦路,行者让陆北护住唐僧,径直拿了金箍棒,将六个毛贼一一打死。
六毛贼正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唐僧怒斥行者下手狠辣,在六毛贼跪地求饶的情况下,仍是打死他们。
行者何曾受过这等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