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4(2 / 2)
林义的厨艺称得上是很不错家里四口人,三个人的厨艺其实都不错不过平常都是姜雅下厨,也都习惯了,今晚既然算是过年吃饺子,自然也过来帮忙的,把面和饺子馅都端到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姜浅予也过来凑热闹,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姜雅显然也很清楚林义的性子,所以并没有急着把林轩和姜浅予的事情告诉他,吃了晚饭后,又催着收拾东西,第二天早上吃完饭,一家四口人外加一只猫乘航班前往榕城。
跟回来的时候差不多,小妮子在飞机上所有心思基本都在呆呆身上,林轩倒是跟爸妈聊得颇为开心,也询问了一些关于外婆家的讯息,姜浅予偶尔也插一两句话,但总的来讲好话不多。
她对外婆家的印象一直都说不上多好,这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那次不愉快的过年经历,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印象当年还不满十岁的她当着一大家子的面把年夜饭都给掀了,想不印象深都难。
不过她对榕城倒是印象不错,主要原因在于那位民国奇女林徽因虽然生于杭州,可祖籍却在榕城,介绍中也都是榕城人,她于是爱屋及乌,连带着整座榕城都跟着沾光,不过可惜的是林轩记得小妮子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去寻找林徽因在这里留下的足迹,却成果甚微。
外公姜巘嘉有三子三女,姜雅排行第四,姐妹中行二,来接的人是二哥姜诚立,林轩对后妈娘家人印象不多,隐约记得老爸酒后曾说后妈娘家里,也就只这二舅和大姨两个算是厚道人,当然,出于对老爸眼光的考虑,林轩觉得还是自己观察比较靠谱。
林轩他们落地时,姜诚立已经等了有些时间,这是林义跟姜雅的判断,都说这是他的一贯风格,做事讲究“预则立”,林义说这方面跟他很像,然后被另外三个人吐槽说“瞎积极”。
林轩对姜诚立的具体印象几乎为零,不过见面后几句寒暄,倒是对这个二舅印象还不错,第一印象感觉很踏实,不张扬,开着一辆七座商务车,载四个人很宽敞。
从机场到外婆家一个小时的车程,途中又堵车,林轩他们落地时不到十一点,下车时已经十二点多。
这情林义和姜雅早有预料,也不止一次提起过,因而林轩跟姜浅予都有心理准备,不算意外,让人意外,甚至是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是他们两个人下车后,第一个看到的人居然是姜珞樱。
第637章嘉言善行
姜是个大姓,数千年来也出过不少名垂千古的人物,不过同样的姓氏却有不同的堂号宗谱,都说风水轮流转,可自姜巘嘉的父亲上数好几代,一两百年里都是受剥削的劳苦大众,直到他成家后,才算是风水终于转到了这里。
老人家年轻时曾在教育厅工作,后来又到市一中教书,从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在教育行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二十多年,退休后回到了里市区百里外的小县城,在当地称得上是小有名望。
老人依旧居住在当年的老院中,巷弄狭窄,姜诚立就没有把车开进去,在街边找了停车位后,一行人下了车,姜诚立、林义和姜雅三人在前,林轩和姜浅予拎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
进巷弄第一家两层自建老院就是老人住所,此地风俗,春联已经贴上,是手书正楷,方正清劲,颇见功力,林轩下意识地细看起来。
右侧上联是:十卷诗赋九章勾股,教八方学子获七项殊荣,连六艺五经四书三字,诚达,诚立,诚言,两袖风华一心栽树许多年
左侧下联是:一往情深两结同心,赠三封情书经四时风雨,有五福六子七祥八瑞,雅音,雅南,雅颂,九个孙儿十分心意报天恩
横批是:嘉言善行
林轩正在想这个横批的用意,院门恰好打开,两个年轻男女走了出来,还在回头与院中人道别,姜诚立显然是认得两人的,用当地话招呼了一声,两人就也忙回身含笑应答。
林轩最初看到侧脸时就觉得女的有些眼熟,随后等她回过头来时,才发现居然是姜珞樱,转头看向姜浅予,小妮子也睁大了眼睛在看他,目光一触,互相确认了自己没有认错后,就听姜珞樱也叫了一声:“浅浅大舅不是,那个林轩,你们怎么会在这”
她显然是下意识地要喊“大舅子”的,随后意识到不太合适,于是赶紧改口。
林轩笑着指了指前面的爸妈,“跟我爸妈来看外婆你呢”
姜珞樱“啊”了一声,看看他们俩,看看姜雅和林义,再看看姜诚立,最后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旁边的老院,“这儿”
姜浅予笑着点点头。
这次偶遇显然是在场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姜诚立也有些意外地道:“小樱你们认识”
姜珞樱道:“对啊,大不是,”她忍不住笑起来,理了下长发,有些不好意思地跟林轩解释道:“习惯了。”
林轩笑道:“没事,我也习惯了。”
姜珞樱伸手指着他向姜诚立解释道:“我不是在解说嘛,他就是选手嘛,浅浅也是因为比赛见过,不知道我不知道她居然是二姑的女儿”
她显然是认得姜雅的,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弯腰,跟她点头打招呼。
“哦,哦,你那个游戏解说对吗”
姜诚立看了眼林轩,这才向姜珞樱笑道:“那还真是巧了,以后就认得了,浅浅也是这两年没怎么回来,女大十八变嘛,我刚见都不太敢认。”
这时大概是听到了这边的生意,院门里走出来了一个中年女人,见一群人在门外,笑着招呼了一声林义和姜雅,林轩虽然没多少印象,不过见她与后妈长相有些相像,年龄更大些,立即就明白到这是大姨姜雅音,忙跟小妮子一块笑着打招呼。
姜巘嘉三子三女,长子姜诚达和老幺姜雅颂从政,目前一个在市工商局,一个在市税务局,次子姜诚立、三子姜诚言都从商,一个做水产一个做房产,长女姜雅音则是唯一一个继续从事教育行业的人,目前在榕城师范大学执教。
大概意识到了林轩跟姜浅予都不懂得家乡话,跟姜珞樱一块的青年也改了普通话,寒暄几句,随后跟姜诚立和姜雅、林义他们道别,说先回去,回头有空再过来,姜珞樱也就笑着跟林轩和姜浅予挥挥手,一块离开了。
姜雅音忙着招呼赶紧进去,林轩笑着答应,就听小妮子问后妈:“妈,您跟小樱姐姐是什么关系啊”
“她爸是我堂哥,你说是什么关系”
姜雅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没好气地说道,“让你回来总不回来,这下子好了吧见着面都不认识。”
姜浅予咕哝道:“这么多姓姜的,鬼知道这么巧呀”
话未说完,已经有两个年轻女孩从屋里迎了出来,然后是鬓发灰白的外婆,林义、林轩跟小妮子赶紧向老人家问好,姜雅则回应着两个女孩的招呼,却不见外公姜巘嘉,在院中寒暄几句,林义问了声,外婆就指了指堂屋,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说:“在里面看书呢,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赶紧让他们都进屋去。
自外面看去,院落房屋都颇显老旧,屋内却极干净整洁,年过六旬的姜巘嘉坐在很有年代感的老式木质沙发上,带着一副无框眼镜,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船山遗书,他不可能听不到院中的说话声,却没有要起身的意思,林轩跟在爸妈身后进了屋,姜雅用家乡话喊了声“爸”,老人才转头看过来,却没有回应女儿的话,只是朝姜浅予和蔼地笑了笑,用普通话说了声:“浅浅来啦,冷不冷大老远的跑过来,赶紧坐吧。”
人到老年大多世事通达,姜巘嘉已过耳顺之年,却不知道为什么,脾气却较以往变得古怪起来,来时林义和姜雅都叮嘱过林轩,让他不要惹老人家生气,而叮嘱姜浅予的时候,却是:“对你外公态度好点”,这让林轩觉得很受歧视。
而从刚刚见面的情况来看,老人家的脾气确实有些怪,姜雅先开口喊他,他却不搭理,小妮子进了屋还在跟外婆聊天,摆明就是故意的,老人偏偏对她极好。
林义跟姜雅都看向姜浅予,目光中有些警告的味道,正跟外婆聊得亲热的小妮子这才转头,在家时没说过老人一句好话,被老妈训斥多次依旧不改,不过这会儿倒是很乖巧,甜甜地道:“不冷,再远也要过来陪您跟外婆过年嘛。”
姜巘嘉苍老的脸庞上笑容更是和蔼,林轩甚至觉得似乎连外婆以及旁边的姜雅音和姜诚立都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