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3(2 / 2)
周文王定周礼,孔圣尊儒术,亚圣更是筑万里长城。从此,中原五国便是文位才气之法,辅以孟圣“集中原文气,筑万里长城”之法,抵抗着妖族及其附庸蛮族的入侵。
敢自称儒道圣典,就算孔圣亲笔所书的春秋一书也担不起。
他心里冷笑着,翻开了这本精致至极的书,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有多了不起。但是翻开这本书,却没有一丝字迹,只剩下几十页的空白。
他冷笑一声,自己虽然没觉醒文位,但感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这几天得道那个东西之后。虽然这本能进入自己智海的书可能有某些奇异,但如何比得上自己前些天捡到的那个东西若不是那个东西,原本毫无出奇的自己怎么会像现在这样信心十足,待人有礼,诗书更是信手拈来
在他的智海里,一枚大大的“行”字漂浮在智海中心,一丝丝文气从这个字上垂下,扩展着自己的智海。在智海中央,整整九块砖头大小的才气游走着,滋润着他单薄的身体和智海。
第一百六十五章赌约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玉书便已经做好了早餐,卷了两个饼子当做干粮,准备留给苏林在考试当做吃食。
她心里想到,要是苏林再考不中,他就要剥夺士族身份了。到时候不说现在的安稳生活,恐怕两人连保命都有问题了。
她脸上一红,想起来昨天苏林说的话,心里向自己说道:“玉书,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句诗是她在一位大家闺秀家里听来的,于是便深深喜欢上了这句诗。
羞涩了一会儿之后,她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努力让自己的羞红恬淡了一点,这才端上脸盆敲开了苏林的屋子,叫他起床吃了早餐,而她自己则去给苏林收拾行李和笔墨纸砚。
现在天色刚亮,两人便已经坐在了牛车上,朝县城而去。
摇摇晃晃的坐在村里王伯的牛车上,玉书对安静异常的苏林说道:“小苏,县试也不是绝路,哪怕这次不中,以后中了也能重回士族行列。”
苏林认真却冷静的点了点头:“放心吧,玉书姐,这次我必能高中。”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毫不犹豫的自信。
杨玉书怔怔的看着他,仿佛一晚上不见,原本眉间虽然隐藏起来的愁容彻底消失,只剩下面前这位自信自强,挥斥方遒的男人。
他转过头来看向杨玉书:“等我高中后,便是你享福的时候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阅卷
片刻之后,苏林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贡院。
他一走出来,门口的围观群众就恰如其分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看,那不是苏家湾的苏家小子么年近十五还未开智的那个。”
“什么,年近十五还未开智那还能有发展吗”
“不知道,看这样子,恐怕是自己放弃了吧。”
“应该是吧,现在刚刚午时,别的书生都最多答到第二卷解圣言,第三卷更是考验灵性的诗词,就算是秀才参考,这时候也未必能做完。”
“哎哎哎,他过来了”
那人正说的起劲儿,旁边的同伴就拉了拉他的衣袖,于是两人赶紧闭嘴。
开玩笑,哪怕苏林真的是脑残,但也架不住万一中了呢士族和平民之间的区别让他们选择了闭嘴。
而等在贡院外边的杨玉书也猛然站起身来。苏家乃士族,对考试的流程杨玉书也大概知道一些。苏林刚刚进去时,杨玉书也没患得患失。但一个上午过去了,该想的也想完了,于是便找了个屋檐下等待起来。
但没想到刚刚午时,苏林就出来了。
她微微愣住,不清楚具体情况,本能的迎了上去。
杨玉书问东问西,苏林也有一茬没一茬的回答着,两人便在一群酱油党的围观中回了苏家湾。
而这时的贡院里,县令李文鹰和两位进士文位的老者已经恢复了过来。不管怎么说,教化出一位童生试里便诗成鸣州的学生,李文鹰都少不了获得褒奖。但这个功劳太大了,恐怕主要功劳要归池诺府里了。最关键的是,那位知府可是李文鹰派系的死对头。
所以李文鹰才差点气的吐血。
刚刚恢复了一点,三人便携手来到了贡院外。李文鹰乃是县令,天然上的考生座师,刚走过来,就见到一位虽然瘦弱但器宇轩昂的年轻考生走出了贡院。
胥吏赶紧向三位老大人行礼,李文鹰心里有事,毫不在意的挥挥手说道:“刚刚出去的是谁”
两位胥吏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位上前说道:“刚刚出去的是苏家湾的,是苏牧先生的独子,不清楚具体名字。”
在李文鹰旁边,其中一位老者站了出来:“苏牧莫非是四年前去世的那位秀才”
胥吏点了点头:“就是苏先生。”
那老者这才点头,摸着胡子说道:“既然如此,你便看好这里吧。”他转身向另外两人说道,“怎么样,有没有可能是这位”
另一位老者点了点头:“很有可能,那苏牧当初虽然未曾中举,但才学不弱于举人分毫,连王翰林都说他有进士之才。可惜刚正不阿,在州试中针砭时弊,最终落榜。如果是他的后人,说不定真能写出名篇来。”
李文鹰才任县令三年,对苏牧毫无了解,听见老者的话,他这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