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寒门状元 > 第二六〇八章 继任者

第二六〇八章 继任者(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

豹房内,丽妃近来都在忙碌,但眼见距离皇帝越来越远,此时心力交瘁,身体也大不如前。

这天丽妃又让廖晗到豹房,把一方木匣交给他。

廖晗打开来看过后,苦着脸道:“干娘,这样做不行啊……您总在变卖首饰换钱,长久下去怕是家底要被掏空。”

丽妃冷声道:“否则呢?趁着陛下没回来,不赶紧收拢人心,难道还要等陛下回到京城后再做事吗?豹房的太监,还有宫里的执事,哪个不是贪得无厌之徒?难道不给你好处,你会给本宫做事吗?”

“干娘,您话可不能这么说,孩儿心一直都是向着您的。”廖晗支支吾吾道。

丽妃瞪了廖晗一眼,她很清楚其实变卖首饰家当的钱,有很大一部分被廖晗给扣下私吞了,但她不动声色,便在于她现在能用的只有廖晗一个,旁人根本无法满足她对外传递消息的需求。

丽妃道:“赶紧派人去查陛下的情况,看看圣驾什么时候回京……还有,若是沈之厚送书信到京城,一定要第一时间把书信交到我手里。”

廖晗把木匣攥紧了些,点头哈腰道:“干娘您放宽心,孩儿会把事情处理好。哦对了……花妃娘娘那边派人前来传话,说是想跟您聚聚,您看是否……”

丽妃皱眉道:“花妃?她做事什么时候需要你从中代劳了?”

“嘿,这不正好碰上她的人么?干娘,您千万别误会,孩儿可不是那种见异思迁之辈,孩儿只是您一人的干儿子,您若不同意,孩儿只管拒绝便是。”廖晗道。

丽妃怒时,当着几位同僚的面说出来,此事很快便朝野皆知,谁都知道谢迁想要退出朝堂了。

这天紫禁城永寿宫内,杨廷和跟暂行司礼监中事的李兴一起来见张太后,详细把朝野发生的事跟张太后一提。

朱厚照不在京城这些日子,张太后开始过问朝政,作为当朝太后,她也的确拥有这样的权力。

之前张太后做的很多事,都是在为她出面干涉朝政做准备,哪怕不能垂帘听政,张太后也想成为朝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在儿子基本不问朝事的时候,国家大事可以有人管理而不出乱子。

至于李兴和杨廷和,都是张太后这一派的人。

“……太后娘娘,谢阁老的确提出要在陛下回京师后上疏请辞,而且他还说了,陛下现在羽翼丰满,已不需要他这样的老臣来辅佐,终于可以安心把位子让出来,回老家颐养天年……”

高凤被撤换后,李兴已成为张氏一门在朝中的代表。

李兴很懂得把握时机,毕竟他拎得很清,自己既不是张苑的人,也没有跟小拧子和张永站在一起,在司礼监中属于第三方势力,若没有外来力量的支持,他很难在秉笔太监的位置上坚持下去。

李兴当然知道应该巴结沈溪,但问题是现在巴结沈溪的人太多,而之前李兴已跟张氏一门建立起联系,他现在并不是说完全站在张氏这边,更多的是脚踩两条船,见风使舵。

张太后神色冷峻,道:“谢老可有说过,谁来接替他的位子?”

李兴没有直接回答,先看了旁边静默不语的杨廷和一眼,这才回道:“回娘娘,谢阁老没提,不过按照规矩,应该由梁大学士接任首辅,毕竟此前一直都是按照入阁来排序,作为次辅,梁大学士接管首辅之职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梁大学士在朝野素有清名,文武百官不会有异议。”

张太后看着杨廷和,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梁大学士跟沈国公走得太近了。”

一句话就全盘否认梁储这几年在朝中的辛劳,只因跟沈溪走得近,就被张太后剥夺继任首辅的资格。

李兴非常为难,苦着脸道:“娘娘,这件事很难办啊,奴婢也知杨大学士乃继任首辅的不二人选,但规矩就是规矩……不好破坏啊。”

李兴言中之意,一旦谢迁走了,按照规矩就是梁储来担任首辅,哪怕别人再推崇杨廷和也是白搭,除非让梁储从内阁退下来,如此一来就只有致仕一途。

六部尚书转为阁臣可行,但内阁大学士转六部尚书,并不符合大明官员的升迁途径,也是一种巨大的羞辱,此前尚无先例。

张太后道:“有何不可?梁学士一向不得哀家欣赏,资质平庸,碌碌无为,如果朝廷发生大事,关键时刻他能顶得起来?”

这话大肆贬损梁储,有意抬高杨廷和的身份和地位,说得好像除了杨廷和外,旁人都难以撑起内阁的门楣。

杨廷和行礼:“太后明鉴,如今这些事要等陛下回朝后再行论定,再者谢老乞骸骨只是一家之言,做不得准。”

“嗯。”

张太后点点头,用欣赏的目光望着杨廷和,“杨大学士从来都是哀家中意的不二首辅人选,有杨大学士在,至少能压制朝中不良风气……哀家希望杨大学士将来能秉承朝廷公义,令满朝文武上下一心,为皇家效忠。”

杨廷和再次施礼:“臣诚惶诚恐,就怕辜负太后的期望。”

张太后笑道:“你能力方面没有任何问题,现在面临的难题是从入阁顺序上,该由梁学士来接替谢阁老之职,所以只能想办法让他从朝中退下,最好跟谢阁老一起致仕。今后内阁出缺的话,也不再由资质平庸者填补,最好找一些有本事识大体的人入阁。”

杨廷和心里一动,明白了张太后的意思。

将来入阁的官员,有没有本事都属其次,关键是要“识大体”,而所谓的识大体就是必须是“自己人”,谁听张太后的话,谁就有资格入阁。

在这种事上,杨廷和不好表态,因为他自诩要维持朝廷公义,不能因好恶和党争强推没能力的人入阁。

李兴则笑道:“娘娘所言极是,要是碰上那既没能力又不听调遣的,还要费力更换,造成朝局混乱,不如从一开始就把人甄选好,一劳永逸。”

李兴说话时,一直打量杨廷和,生怕自己哪里说得不对而开罪这个内阁三把手。

但此时杨廷和好像哑巴一样,低着头,像是在思索什么事情,无论李兴和张太后说什么,他都不插话。

最后张太后发现杨廷和态度不对,问道:“杨卿家,此事你如何看?”

杨廷和道:“回太后,臣在此事上并无意见,只等陛下回朝。”

张太后没有勉强,微微颔首:“想来陛下很快就要回到京师,再过个十天半个月……那时候就该把事情定下来,再跟朝中通个气,多颂扬一下杨卿家的功绩,让人知道哀家在首辅接替人选上是怎么个意思。”

杨廷和赶紧劝止:“太后,此事不宜张扬。”

杨廷和到底有脑子,他很清楚现在张太后跟皇帝间对立严重,本来可能朱厚照有意让他来当首辅,可一旦听说是太后在后边发力,也会把他给刷下来,别到时候反倒是他杨廷和被勒令致仕。

“嗯。”

张太后未置可否,转头看着李兴道,“李公公应该知道怎么办吧?”

李兴笑道:“明白,明白……太后娘娘,您就瞧好了。”</tent>

寒门状元</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