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7(1 / 2)
,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
因此,在广泛的传播和贸易往来间,豆腐渐渐的出现了很多的种类,我们现在的卤水豆腐,就是当时豆腐制作的最佳方式,当然,其中自然也有一点原因,就是豆腐的制作成本低,比较适合大众百姓。
如果说“豆腐脑”的来历,那还是一个巧合,年代应该是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当时的富顺因盐设县时,富顺因盐设县时之冠。
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水陆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种偶然情况下,一些等着吃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后再加工成菜肴端上桌来,就跑到厨房,看见那锅内还慢悠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卖给他们。
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所有有人便想到用盐兑水,然后弄一些菜汁搅拌着食用。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就一传十,十传百,“嫩豆花”即传到了民间。
至于现在我们所吃的“豆腐脑”,则是形成在抗日战争年间。这时,富顺县城东门有一位叫刘锡禄的开豆花店的老板,在生意兴隆的情况下善于学习众家之长,学习他人制作豆花技术,并且不断摸索改进。
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秘方”,做出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连窖水也是清甜可口的。
刘锡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长期钻研,又形成了风味独特的豆花蘸水糍粑海椒蘸水,只要将滚烫的豆花往蘸水中一滚,放入口中,那感觉即令人销魂动魄。
最后这种蘸水中的豆花便被后人命名为了豆腐脑,一直沿用至今,还在整个中国奠定了早餐大咖的地位。
而杨萧制作的豆腐脑更是吸取了各大家的精华,弄出来的蘸水更是美味的无法比拟,因此杨萧相信,这豆腐脑不受欢迎是绝对不可能的。
况且杨萧弄出来的东西哪个让他们失望了,就连那众人唾弃的猪大肠,也是被杨萧神话般的变成了一到无比美味的菜肴。
因此,虽然外面的抱怨声还是此起彼伏,但杨萧的拥护者自然也不少,所以,这第一轮的二十几张坐桌子,几乎是五五开的卖出了十几碗“豆腐脑”。
而当美女服务员捧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走过来的时候,顿时便听到了一片的后悔之声。
正文第三百零五章豆腐脑好评如潮
王栋大老远的从东市而来,为了品尝一下这小笼包还排了长队,虽然这厮平时及其的小气,对自己的工人也抠门的很,但对这个伍子倒是非常的慷慨。
虽然这豆腐脑五贯钱的价格比较贵,但王栋还是忍痛买了两碗,他倒是想要尝尝,究竟是什么样的豆腐,居然可以卖到这个价钱。
很快,豆腐脑跟小笼包便都送了过来,王栋跟伍子一人一份。
伍子跟王栋东奔西跑惯了,因为自己的老板喜欢吃,所以他也是跟着王栋吃便了大江南北,吃过不少的美食,这所谓的豆花更是吃过不下百次。
见上来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水豆腐,一时间倒有些失望了。
“掌柜的,我看这豆腐脑也没什么称奇的啊,就是一碗豆花加了一些蘸料。”
王栋自然也是有些失望,因为这样的东西他的确吃过,虽然豆腐没现在这样完整,汤汁貌似也没有这么粘稠,但总体来说感觉应该差不多。
“是啊,我记得上次我们上安县送货的时候,在那里吃过一家豆花,那个样子要比这个好看许多,可现在这个倒是没什么奇怪的,估计不会比安县的好吃。”
伍子也是点头。
“是啊,安县豆花的确是非常不错的东西,那次我们也是排了很久的队才买到的。不过当时的价格,一碗也就三百钱,算一算这月醉楼的一碗豆腐脑,估计能换十几碗安县豆花了。”
王栋闻言也是有些心疼,于是撇了撇嘴。
“是啊,而且这还是今天的特价,没听说吗这东西到了明天就要一两银子一碗了,谁还会吃哎这吃的东西还真是不能道听途说。”
“好了,也别感慨了,就当被骗了,我们还是赶紧吃吧,吃完还得赶紧回去,家里的生意还扔着呢。”
伍子点了点头,然后谁都不再说话,闷头开始吃了起来。
然而,当王栋用勺子将豆腐脑内的豆腐和卤汁搅拌开了之后,却意外的闻到了一种香气,这时他才是发现原来这豆腐脑中的卤汁里还有很多的材料,跟他们吃豆花时的蘸水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时间这王栋也是好奇了起来,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用嘴吹了吹便吃了下去。
一秒、两秒、三秒八秒、九秒、十秒。
王栋的表情在吃下这豆腐脑之后开始迅速的变化,十秒钟的时间几乎每一秒都在不断的变化着,那种震惊几乎无法形容。
这时的伍子也是吃了两口,眼中的惊讶几乎与王栋如出一辙,甚至那种震惊更加的深入一些。
王栋抬头看向伍子,伍子也是把目光投向王栋,两人的眼中几乎都是不可置信,一时间甚至都忘了说话,最后还是过了一会儿后,伍子才是回过神来,对着王栋道。
“掌柜的,这豆腐脑太好吃了,这种味道估计可以甩安县豆花十条街了。”
王栋也是连忙点头,然后又是低头狂喝了两口,接着连连称赞道。
“这豆腐脑真是绝了,不但其中的豆腐柔软的如同女人的舌头,而且那种入口即化的柔和感更是好的无可挑剔,再配上这种蘸水,简直是美味至极啊,这样的味道别说是一两银子,怕就算是五两银子,吃一次也值得啊。”
坐在王栋旁边位置上的,正是杨萧另外两个忠实粉丝,段浩轩和鹭儿姑娘,他们见到旁边的王栋与伍子的那种表情,顿时便笑了。
段浩轩更是无奈的摇头道。
“二位是外地的客商”
王栋闻言,见是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带着一个年轻的姑娘,顿时拱了拱手道。
“也不是,我叫王栋,在东市贩卖一些货物,今天因为看到月醉楼这里站长队,才是停下了打算吃个早饭再回去。”
段浩轩笑了笑,然后也拱了拱手道。
“我叫段浩轩,这是我的娘子,我们就在这西市上做一些布匹声音。”
王栋闻言,笑了笑,问段浩轩。
“二位经常来月醉楼吃东西”
鹭儿摆了摆手道。
“不是常来,是每天都来。”
伍子一愣,然后指了指桌子上还没打开屉笼的小笼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