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知深处的考量,相继松了口气,还以为裴旻年少轻狂,给当前的胜利蒙了眼,要趁势攻入青海湖,大杀四方呢。

青海湖对于吐蕃的重要不言而喻,若裴旻这么干,吐蕃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动用举国之力于战,到时候情况就不妙了。

顺着裴旻的思路想下去,郭知运眼睛一亮道:“国公主意打的不只是如此吧悉末朗以善守闻名,他死守金天桥、树墩、大莫门,我们不好下手,但只要我们兵指青海湖,他未必坐得住。”

论弓仁合掌笑道:“用兵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老妖婆选悉末朗为帅是大错特错了。她以为悉末朗能守住,可是国公避强击虚,避开了所有不必要的攻城,让悉末朗空有一身本事却施展不出来。”

他大笑过后,叹道:“正如国公所说,关于唐蕃之间的水土不服。家父当年为了与唐作战,深入的了解过。还特地以壮硕的大唐猛士做过实验,在青海湖附近体格健壮的人,不太受影响,但是体力却不足原来的八成。越往上效果越严重,深入大非川,体格稍弱的将会出现头晕腹泻四肢无力等各种情况。体能不足六成,再往上到了多玛,便是体格健壮者也有受影响的可能。至于体力的影响,更加严重了。因故当年,我父亲也算不到薛仁贵大将军有勇气袭击乌海城,还让他成功了。当初我父亲便说过,若非郭待封拖了后腿,昔日一战,胜负未可知。”

裴旻心底盘算着,只有七成体力,确实有些影响,但在接受范围之内。

他手指着莫离驿道:“我们直接将军队驻扎在这里如何”

莫离驿

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是连接大唐吐蕃的要道,中原内地去往青海、吐蕃腹地乃至尼泊尔、天竺等国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这里以逸待劳等于断了悉末朗的后路,一方面逼他来战,一方面也能杜绝吐蕃派援兵支援悉末朗。你们觉得如何”

“以逸待劳可以将体力的劣势补足,我没意见”郭知运一脸赞同。

论弓仁颔首道:“国公驻扎莫离驿等于挽扼吐蕃咽喉,哪有反对的道理。只是这一战过后,吐蕃不但失去了河西九曲地、石堡城,还让我们在青海湖嵌入了一个钉子,老妖婆可要气死了。”他笑着说着心底却是五味杂陈。

大唐对他来说是第二个家,但无法否认第一个家是吐蕃。

裴旻、郭知运皆能感受论弓仁的复杂心情,但对于他对大唐的忠心也毫不怀疑。

时隔三十年,大唐雄师再次君临青海湖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章名动长安

长安城皇宫

李隆基正在处理着军务,这战事一起,诸多事情,需要他来调配。

粮草军饷,还有凯旋后的嘉奖,对于阵亡者的抚恤,甚至于战败后的影响这一些都要考虑进去。

尽管李隆基对裴旻信心十足,却也不能不防止如此意外发生。

各种物资的调配都需要他这位皇帝的定夺,迄今为止,李隆基还是极其遵守昔日与裴旻的承诺的。

在有公务的时候,绝不因梨园而分心,自裴旻出征的那一日起,他便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梨园中人,不以自己的私人兴趣而耽误国家大事。

“陛下”宋璟大步走进了殿内。

姚崇这位开元第一名相终究没坚持下来,在裴旻出征后不久,李隆基便受不了姚崇毫无道理的排挤宋璟,让高力士示意御史台对付姚崇。

姚崇虽是一代贤相,但却教子无方。其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尤其是两人竟然同时喜好男风,胁迫帅气文雅的官员与之欢乐。

男风古往今来并不少见,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最为频繁,帝王将相的同性恋活动屡见史书,其中汉武帝、汉文帝甚至大将军卫青皆是如此。汉代之后,男风时盛时衰,唐朝男女风气开放,但恰是反男风最为严重的时代。认为男风颠倒伦常,有伤风化。

也因如此,当年李世民得知长子李承乾喜好男风,气得直接将他的男宠称心杀了。

姚彝、姚异本是青楼妓馆的常客,却莫名酷爱男风,实是一大奇事,遭到舆论的非议。

总之一代名相姚崇让他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坑了,让教子无方的罪套死。

姚崇也是聪明人,发现李隆基没有如以往那般保他,以知君心何意,数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宋璟接任他首相。

姚崇终究避免不了退出朝堂的下场,这也怪不得李隆基卸磨杀驴,实在是姚崇个人因素过于严重。

对于去了相位的姚崇,李隆基并没有将之无视,对他仍极为尊崇,许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只是不让他掌权管事了。

继承了姚崇位子的宋璟,也在相位上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他行政不及姚崇灵活,但比之更加稳重老成,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更不怕得罪人。接任相位不过一个半月,正好接手裴旻后勤的重任,对于其中贪墨,懒散不严谨的官员毫不讲情面的将之罢免,令朝中风气为之一震。

“入春的物资已经筹备好了运送的劳役兵卒也以准备妥当,只等前方传来消息,我们好按时运达,只是至今节度使、国公前线还未有传来消息,却不知为何”姚崇带着几分忧心的说着。

他们运送的是六万大军的粮草,外加战马使用的上等食料,再加上沿途役夫、兵卒来回消耗的物资,几乎等于运送一探要筹备十五六万人的口粮,近乎百车粮草。

长路漫漫,这百车粮食的前行速度极慢,此刻出发运至前线,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正好赶上来年的开春,以补足前线军队的粮饷。

因为战线相隔太远,依照惯例,前线领军的统帅应当时时刻刻与后方保持联系,以确保粮食能够安全准确的送达。

但近来十余日,不论是郭知运还是裴旻皆没有传回消息,这让宋璟心底有些拿捏不定。

李隆基皱了皱眉道:“许是什么事情耽搁了,不急。朕与凉国公相识几载,他从未让朕失望过,没有联系,自有他的道理。”

宋璟瞧着李隆基有些无语,这军国大事,哪能这么感情用事

这大将领兵在外,哪有说胜就胜的道理

正当宋璟不知说什么的时候,高力士走了过来,他手中拿着一个小纸筒,递给了李隆基道:“陛下,这是前线传来的飞鸽传书,似乎是裴国公亲自写的。”

李隆基精神振奋,笑道:“离八个月的期限,都过去一大半,总该来好消息了。”

他迫不及待的打来纸筒,但见上面写道:“石堡城已取,河西九曲地如囊中之物,形势大好。臣打算进兵青海,取一城之地,为长远计。未得陛下准许,擅自做主,先行请罪。”

刚劲有力的楷体字,正是裴旻手书无疑。

“太好了哈哈”李隆基兴奋的昂首大笑,即便他对裴旻信心十足,此刻得知战报,一样欣喜若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