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7(1 / 2)
他重重的说了这四个字,道:“吐蕃这是关着门闷声发大财,不亲眼所见,不亲眼所望,常人根本想象不到青海湖的富饶。”
王琚莫名的看着裴旻。
裴旻道:“打个比方来说,我大唐关中八百里平原号称天府之国,江南号称鱼米之乡,而青海湖的资源绝不逊于关中、江南半点。”
听了裴旻的话有人动容,有人不可置信。
裴旻续道:“吐蕃产盐,人尽皆知但你们不知道他们盐资源富裕到何等地步一个盐田,便能满足我大唐天下所有百姓千年的用盐所需,远远超乎你们所有人的想象”
他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都直了眼。
裴旻当年去青海旅游的时候,导游跟他说过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一百多个,其中一个大一点儿的盐湖的食盐蓄藏量,便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上百年。
若算上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够全世界七十亿人吃上千年,而且还吃不完
所以非典时期所谓的断盐,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因为青海盐湖的盐,几乎是吃不完的,吃的还没有它再生的多。
裴旻不理会文武百官的表情,自顾自的道:“在莫离驿的西面,有一个小盐湖,应该够我大唐全国百姓吃五十年。在西面过了大非川有有一个茶卡盐湖。是四大盐湖最小的一个,不多,也就够我大唐吃个千八百年。跟腹地的察尔汗盐湖没得比。”
文武百官脑子有些跟不上节奏了,盐是战略物资,天下人没有一日离得开盐,可是暴利中的暴利。
也因如此汉武帝才会颁发盐铁官营的任命,并且沿用至今。
盐税是唐朝经济的一大来源,用不完的盐,那可是用不完的金子铜钱
“所以”裴旻提高了声音道:“我取莫离驿,即有长远的思量,也有近处考虑。我大唐几大产盐基地皆在海边,离我们最近的也在东海,东海之盐,补给北方,由是不足。我关中、陇右、凉州所用之盐来至于江南,万里迢迢,运输费用,可想而知。而且西域缺盐,吐蕃掌握了盐资源,高价卖于西域,牟取暴利。我西域都护府为了省事,也不得不向之求购。如今莫离驿之盐可以用于关中、陇右、凉州,甚至西域。将节省多少运费,赚取多少银钱不知诸位想过没有”
“为了吐蕃那一点点双倍贡品,退出莫离驿”裴旻带着几分嘲讽的道:“那就是最大的蠢蛋,为了胡麻而丢西瓜的愚蠢之举。”
胡麻也就是芝麻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户部尚书王琚,这位反对驻军莫离驿的先锋,急着眼道:“陛下,微臣愚昧,竟不知青海湖富饶至此。臣提议,应当立刻增兵莫离驿,户部愿意召集工匠出资修建莫离城。”
这位户部尚书态度立刻来了大转变。
这一下武官傻眼了,葛福顺道:“如此只怕会引起吐蕃恐慌,再起战事”
裴旻正想说话,王琚先一步厉声道:“身为武官,葛大将军竟说如此惧战之言,不觉羞愧身为朝中大将,敌人来袭,自当领兵去战,哪有退缩的道理”
葛福顺一口老血,险些喷出来。
李隆基呆呆的看着这一变故,有些无言以对。
风雨会京师第三十八章鹰鸽之谈
李隆基怎么也想不到裴旻三言两语,直接让撤军接受吐蕃称臣的开路先锋王琚倒戈相向。
不只是王琚,那些先前立志于撤军的文臣,一个个也改了口帮着说话了。
文武再次对立起来。
这份逆转乾坤的本事,李隆基不得不服。
裴旻瞧着一个个临阵倒戈的文臣,也笑了起来。
这文臣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文臣所思所虑,不过是经济发展,民心安定。
他们认为驻兵莫离驿意义不大,除了加重朝廷的经济负担,没有别的利处。
裴旻的话却让他们瞬间明白,莫离驿的价值,那取之不尽的盐资源,能给朝堂带来无法想象的经济效应,能够弥补国库的吃紧。
有这等好事,哪里还顾及什么颜面,二话不说的改旗易帜。
文人
那就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平时温顺可亲,一但触及他们的利益,露出的獠牙的时候比猛虎还可怕。
什么死谏逼宫,样样干得出来。
三言两语,将葛福顺嘲讽的几乎想挖个地钻进去。
见亲家落难,幕后的王毛仲不得不站出来道:“葛将军也是从大局着想,以避免无意义之争。尤其是方刚收复河西九曲之地,需要好好的休养,莫名与吐蕃有了隔阂,不利于长远发展。”
其实他就是想当陇右节度使,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的斤两,在长安依仗着李隆基的势,耀武扬威那是拿手本事。真要到前线跟吐蕃、突厥什么的硬刚,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而陇右节度使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抵御吐蕃,唐军退出莫离驿,能够避免与吐蕃的正面接触。
只要三五年,唐蕃之间,太平无事,他便有守土之功。到时候升任兵部尚书,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王毛仲嚣张跋扈,算是人尽皆知
但是文臣最不怕的就是嚣张跋扈,比起嚣张,谁又比的过他们只不过他们不将自己的作法称作嚣张而是铮铮傲骨,忠言直谏。
“王大将军此言差矣守御我大唐疆土,怎会无意义莫离驿是我大唐将士用自己的血肉寸土寸地换回来的。上面有着忠义烈士的热血,守护他们的牺牲,怎能说无意义”吏部侍郎也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说着,大义凛然。
“够了”李隆基制止了文武的争吵,道:“这大殿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见文武冷静了下来,他看了始作俑者却在看戏的裴旻一眼道:“朕觉得你们所言,皆有一定道理,裴卿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