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0(1 / 2)
死刑,是砍头、腰斩还是五马分尸都随你。我不能让你直接带走他,却能让你杀了带走。”
秃鹰张文恶贯满盈,留他一命几乎等于祸害千百人。不管楼凡存什么心思,他都必须要亲眼见到张文死在他面前,死在陇右。
楼凡动容的看着裴旻道:“国公此话当真”
“又何须骗你”裴旻笑着道:“就当送你一个见面礼虽说我们官匪殊途,但你义释奴隶、妇女,又为兄弟报仇甘愿冒此风险,也是个人物,值得结交。”
楼凡慎重起身,作揖道:“谢国公体谅楼某的一片心意,既然国公愿意屈尊结交。赌约之事,就此作罢。只要国公日后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但凡力所能及之内,听凭吩咐。不论几件事情,绝不推迟。”
裴旻起身相扶,拉他坐下,高举着酒碗道:“无需如此拘束,喝酒都不自在了。天大地大,喝酒最大。”
楼凡、贺梓、贝利夫几人一脸的激动,原以为事情告吹,却不想来了转机。
至于不能将张文待至西域魏暴坟前,是有遗憾,却也知不能强人所难,心底高兴,频频向裴旻敬酒。
裴旻问起了西域的情况。
楼凡、贺梓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于贝利夫,他是华夏语不过关,一直闷头吃着烤肉。
从楼凡、贺梓的口中,裴旻也得知了西域的一些情况,西域目前确实由大唐管制不假,但是大唐真正掌控的仅是安西四镇:也就是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个地方。在西域还有九个国家,就是所谓的昭武九国,分别是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伐地国、史国这九个国家
这九个国家是当地土著,他们依附大唐,以大唐马首是瞻。
但是这些国家对于大唐的忠心是随着大唐的实力变化而变化的,并没有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至于小勃律、大勃律、失蜜、当护密这着或是独立或是臣服吐蕃、大食的国家更是如此。
大唐表面上是掌控了西域,严格的说这个掌控有着一定的水份。
离真正的完全掌控,依旧是任重道远。
裴旻听的两眼放光,正是因为任重道远,才是我辈驰骋的疆场。要是举目无敌,那当个武臣,还有什么意义
“你们听过高仙芝、哥舒翰嘛”
裴旻最近收了王之涣、仆固怀恩,又收了李白为徒弟,不免有些雄心万丈,打起高仙芝、哥舒翰的主意来了。
高仙芝、哥舒翰此二人可是半点也不逊于封常清、仆固怀恩的存在。
楼凡道:“高仙芝安西的将军吧,年岁不大,特有本事,在安西很有名望。”
裴旻有些遗憾,高仙芝已经混了一个人样,自己想要拉拢过来,就不容易了。
“那哥舒翰呢”裴旻由不死心。
楼凡摇头道:“没有听过,不知西域有这么一个人。”
贝利夫突然道:“我,我知道他,是龟兹的一个赌鬼,我跟他赌过。”
裴旻也瞬间记起历史上的哥舒翰是大器晚成,他有着很好的家世,但是好酒好赌,全无出息,跟废物没啥两样。直到他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奋发图强,成为瞩目的大将。
一个已经混出名堂,另一个正窝囊着,裴旻也只好暂时放弃这个念头。
风雨会京师第四十九章再会薛太公
在休屠王城的遗址住了一宿,裴旻并没有直接回陇右,而是顺道去了凉州的治邑姑臧。
世人有一个虚假的常识,认为凉州位于西北地处偏僻是荒芜之所。
其实不然
凉州之富庶,之繁华,更胜扬州、益州。
中国古代向来有一个特点,得北地者得天下,得关中者得天下,几乎没有得南方者得天下的例子。唯一的是朱元璋,那是因为经过金元的侵略,华夏重心转到了南方之故。
在这个时候,天下的布局依旧是重北轻南,人口密集于关中、中原、北地。江南人口稀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
至于所谓扬一益二,最早出处也是唐昭宗景福元年,一百多年以后。是因为安史之乱,导致北人大规模的向南方迁移,填补了江南益州的缺陷,这才令扬州、益州换发光彩。
此时的大唐有三大经济中心:西京长安,自不用说,堪称举世无双的大都会,其二东都洛阳,这两地几乎奠定了大唐经济文化的中心。
至于第三大经济中心,不是别处,正是看似偏远的凉州姑臧。
姑臧,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雍凉文化的发源地,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
尤其是贞观、永徽时期,李世民、李治两代英主打通了西域,将丝绸之路推向了巅峰,开始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结合。而凉州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受益巨大,一跃成为“人烟扑地桑柘稠”的繁华宝地,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存在。
大诗人岑参也有一句诗形容凉州,说“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进了姑臧城,裴旻也感受到凉州的繁华,街上来来往往,许多都是黄发碧眼之辈。论及数量,较之长安更胜一筹。
相比华夏的文化中心,那些仰慕华夏文化,愿意成为华夏一份子的胡人,更加喜欢在东西方文化结合交流的凉州定居。
“你们随便玩玩,我去拜会太公,申时我们于此地汇合”
裴旻能有今日成就与薛讷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若不是薛讷的支持,裴旻不可能取得武状元;若不是薛讷的力挺,李隆基不可能将控制北衙禁军的任务交给他来执行。若不是薛讷倾囊相授,他裴旻根本不懂兵事
可以说裴旻在大唐的五年里,能够走到这一步,关键的几个地方皆有薛讷的身影。
试想裴旻若非身兼文武状元,如何得到李隆基、太平公主的亲睐若没有从龙大功,他又凭什么进入御史台,打下政治基础若无薛讷传授兵事,将薛仁贵的用兵心得传授,他又如何能在金城大放异彩,从而弃文从武,立足洮州,攻取河西九曲地
若说裴旻命中贵人,薛讷定是无疑。
这些年裴旻并未断过与薛讷的书信往来,但是自长安一别,却没有再见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