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有气孔,不然炼丹炉将会爆开,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清虚子带着几分讶异的看着这位后辈,不免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自己有原来的计策,加上与裴旻昨天的对话,方才有了今日的黑火药,却不想孤鸿子已经有所感悟,甚至看破了陶罐存在的关键。

裴旻也有几分惊喜的瞧着孤鸿子,以他二十一世纪的常识来分辨,孤鸿子的解释可谓狗屁不通。

真正的解释是爆热、爆容、爆速和爆压。硝石受热、受压会快速放出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引发爆炸。

当然这些带着科学的解释,裴旻都记得不大清楚,孤鸿子肯定说不出来,但是他却以另一种方式形象的表达了个中原理。

只有一定的空间,才够触发爆炸的发生。这是黑火药爆炸的关键,若没有空间,黑火药只会燃烧,不会爆炸。

裴旻快步走了上去,见爆炸的余力直入地下,大约二尺左右,遗憾的摇了摇头。

跟在其后的清虚子道:“国公觉得不妥”

余下炼丹方士也讶异的看着裴旻。

裴旻道:“以我们用的硝石数量来计算,这黑火药的威力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想要开山碎石,还远远不够。比例的配合,还有待调整。”顿了一顿,他道:“要不试下一硝二磺三木炭,或者一磺二硝三木炭,再不然一硝二磺三木炭”

他依稀记得黑火药有一个一二三的定律,只是想不起来何一何二何三。

听裴旻此话,孤鸿子摇头道:“黑火药是配方是硝石、硫磺、木炭确认无疑可一二三的比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制成黑火药。黑火药的主要力量应该是硝石,即便三两硝石也不足以催动爆炸。”

清虚子亦点头道:“孤鸿道友说的不错,硝石方才是主要力量,一二三的比例断不能成事。”

裴旻微皱眉头,确定自己没有记错,不免坚持道:“试试吧”

清虚子、孤鸿子也不拒绝,他们炼丹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早已引以为常,并不焦急,六人根据一二三的比例,配置不同的配方。

这人多力量大,六人不过片刻,已经依照一二三的口诀配了多份。

结果如清虚子、孤鸿子说的一般,无论那份都没有半分效果,连爆炸都未能实现。

“怎么这样”裴旻有些傻眼,难道真的是自己记错了

孤鸿子道:“贫道认为黑火药的威力想要提升,硝石决不能少于硫磺、木炭,至少不能少于他们的总和,次之应当是木炭,再次才是硫磺。一二三的比例是不可能制成国公需要的黑火药的。”

裴旻默然不言,思前想后,突然双手一合,道:“这样试试,一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用这个一二三试试”

清虚子、孤鸿子眼前一亮,两人相互配合

很快就制成了全新的配方

将材料混于小陶罐,埋入地下,点燃引线。

“轰”

巨响终于来临,一阵地动山摇的感觉,好似晴天霹雳。

漆黑的浓烟腾空而起

砂土碎片四溅

浓烟消散,一个五尺大坑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清虚子、孤鸿子都惊呆了眼睛,这明明数量相差无几,但是威力强横了一倍不止。

“这就是黑火药的威力”清虚子意识到为何当初孙思邈会如此坚决的反对他研究下去,此物现世,利弊难断。只是正如裴旻所言,人力扭转不了大势,更加改变不了大局。就算今日没有他们,以裴旻对黑火药的了解,终有现世的一天。

“哈哈,就觉得没有记错”裴旻兴奋的舞着拳头道:“一二三的一原来不是一份也不是一两而是一斤清虚道长、孤鸿道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根据这一二三的比例,另行做细微的调整,尽可能的让黑火药更具威力。有了此等利器,开山修岭,可以提上章程。”

说着裴旻对着几位炼丹方士深深作揖道:“裴旻仅代表陇右十数万百姓谢过诸位大德。”

一众人大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有眼可见,此次试爆成功,裴旻才是第一功臣。

众人赶忙谦逊回礼,想着自己并未立有度搜功劳,在这配方微调改良上,花费一番用心才是。

裴旻这一离去,六人齐聚裴旻给他们特别修建的研究室,一同做着商议商讨,如何更加合理的微调配方。

裴旻也不再犹疑,亲自执笔写一份奏章,直接快马传至大唐中枢尚书省,内容简单并不繁杂,然而却引起了朝野的动荡

开陇山,修乌鞘岭,石破惊天。

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大唐的主要财政来源,正是因为丝路的繁华,大唐的财政方才一直呈现健康的状态。

陇山,乌鞘岭对丝绸之路的影响不言而喻,明眼人一看就看的出来,但是上百年来,无一人敢开这个口,并非没有缘由。

直到今时今日

裴旻的一封奏章,打破了这个局面。

风雨会京师第五十九章百官反对

如今执掌尚书省事物的正是与姚崇并称“姚宋”的一代贤相宋璟。

宋璟持天下之正,为官清廉方正,在他的率领下朝廷吏治大兴,满朝文武的风气已经大改。

所谓上行下效,什么样的宰相,什么样的百官。

宋璟带了一个好头,整个朝堂的风气也日渐纯正,多是作风干练的能人干吏。

一切章程运转的极快,遇事绝不拖拉。

裴旻的奏章在第一时间通过尚书省传到了宋璟的手上,瞧着奏章里的内容,这位当朝第一相,脸色瞬间变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他怎么敢

开陇山,修葺乌鞘岭

数以百计的治世文臣皆想过此念,但凡了解情况,悉知内情的,莫不敢说半字。

裴旻怎么就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