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374

分节阅读 3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心底也隐隐有些触动。

以往裴旻远去戍边,临行前都会与之好好打招呼。

这一次例外,也让他念叨了许久。

不过李隆基是感情丰富,却也不是好糊弄的,不满的哼声道:“说的倒是好听,来长安都几个时辰了,要不是朕让人去请,要明儿才见到你的人呢。”

裴旻慎重道:“陛下冤枉,臣是恨不得立刻来宫里觐见的。只是臣万里而来,风尘仆仆,一身汗味,来见陛下实在是太失礼了。何况那时以是申时三刻,臣深知陛下习惯,您习惯处理好政务之后,通常乐舞自娱。陛下勤政爱民,处理国事,甚是辛苦,不愿过多打扰,这才选择了明日”

见李隆基对他的解释不甚满意,裴旻顿了顿,又道:“只是大半年未见,臣不太了解京中情况。远在凉州时听闻陛下身体气色有些异样,心底实在放心不下。正好臣的好友贺侍郎来城外迎接,他是礼部侍郎又是丽正修书院学士,应当清楚陛下情况,家也顾不得回,就直接去贺府了。”

李隆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怒意已经消散无踪了。

裴旻笑道:“听贺侍郎说,陛下前阵子确实精神不佳,但最近月余,也以好转。臣实在高兴,还多喝了几杯。这一听说陛下召见,马不停蹄的就来了。”

李隆基舒心道:“静远有心了,朕也多时未见静远,甚是想念,这才让人将你召进宫来,叙叙旧。”

听了裴旻的解释,他知道自己是误会裴旻了。

不过李隆基是皇帝,身为皇帝,就算错的也是对的。

只有臣子向皇帝认错,哪有皇帝向臣子道歉的道理

李隆基自不会道歉,但他用行动表示自己的态度。

让尚食局将膳食重新备上,又让人去请李龟年他们,前来一并助兴。

李隆基这莫名的火来的快,去的也快,一转头就跟没发生了一样,跟裴旻说起了西北的情况。

裴旻一五一十的说了,在之前他信中也曾详细的介绍过西北的近况。

只是书信终究不比当面,很多细节方面信中是无法一一道明的。

现在裴旻正在眼前,正好询问详情。

裴旻道:“现在凉州诸事皆上了正轨,只要文教这方面能够大兴,让生活在凉州的那些夷狄也懂得忠君爱国。就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大将军那般,将自己视为大唐的一份子,全心全意的为陛下效力,那就再好没有了。刚刚在酒席上,臣还跟贺侍郎说了此事。贺侍郎说他兼任丽正修书院学士,此事可以帮上一点忙。”

李隆基重视文教,对于裴旻在凉州大势推广大唐文化的举动很是认同,此刻见裴旻刚回到京城,在酒席上还不忘为国出力,念及自己无名之火,更是内疚了,说道:“此事何必拜托贺侍郎朕现在就任命你为昭文馆学士、丽正修书院学士,可随意出入昭文馆、丽正修书院,馆院里的藏书,任由静远挑选拓印。”

他顿了一顿道:“你这书馆的思路很是奇妙,回头写一篇详细的奏章给朕。朕与朝会上同百官商讨,若是可行。朕在长安、洛阳,还有江南东北,在天下十一道,各建一个书馆。以弘扬文教,推广文化。”

裴旻有些喜出望外,忙道:“奏章自不用说。臣连夜写出来但是昭文馆学士、丽正修书院学士,臣实在是无功不受禄。”

李隆基关怀的道:“静远一路远来,必然辛苦。此事不急着一时至于无功静远若是无功,这满朝文武一个个还不解腰带上吊一篇足以能与出师表、劝学相比的千古文章,一本育人成长的启蒙奇术。常人得其一,以能传唱千古,静远一人创其二,这锦绣文章,天下可有出静远右者若非有规定,大学士以宰相兼之,朕都有心封你为大学士了”

他想着三字经中的“传至今,克大定,四方靖,乃大同”,心底就直乐呵,对于裴旻那是赞不绝口。

裴旻都让夸的有些脸红,想着自己的官衔又加了昭文馆学士、丽正修书院学士,也是暗自窃喜,这官衔不嫌多。

他们又说道封禅一事。

对于封禅之举,李隆基想了许多,最近满朝文武也在谈论此事,有的说应该弄的盛大一些,有的说以节俭为上,众说纷纭。

李隆基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也想听听裴旻的意见,问道:“对于此次封禅,静远可有看法”

裴旻见李隆基问道了正事,想了一想,带着几分肃然的说道:“那就看陛下是想威震当代,还是名垂千古了。”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六章简与奢利与弊

李隆基动容的看着裴旻。

威震当代,名垂千古,这样的字眼对于李隆基这样的皇帝而言,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李隆基的骨子里就流着好大喜功的血液,为了好大喜功,甚至干出了自毁长城的事情。

面对裴旻这位自己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李隆基也没有半点隐瞒,直言不讳的道:“若是可能,既要威震当代,又要名垂千古”

裴旻没有想到李隆基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有些傻眼,见李隆基一脸认真的表情,苦笑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陛下英明神武,这道理焉能不懂”

李隆基干笑道:“静远直说,朕与你说笑而已。”

裴旻背地里吐槽,就那认真的表情,说个毛线的笑。

他定了定神道:“威震当代其实很简单,这历史永远是记着第一的。就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是始皇帝不假,但是真正让天下一统归心的,其实是汉朝。始皇帝以威服天下,但并未做到天下归心。刘邦以恩威并施,兼之文景之德,致使天下归心。但论及一统之功,世人说道的永远是始皇帝,不会是汉高祖,更不是文景二帝。”

“终其缘由,便是因为始皇帝,人如其名,是世间第一位皇帝,第一永远属于他。”

李隆基心念秦始皇的赫赫功绩也不由神往,甚至带着几分妄想:想着若自己若身在那个时代会不会成为这个第一

裴旻道:“古往今来,这封禅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迄今为止,真正有资格参与封禅,并且真实行动的皇帝共有始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还有我大唐高宗皇帝”

其实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皇帝封禅泰山的,裴旻个人觉得他们都不太够资格,如安帝刘祜、汉章帝刘烜,至于秦二世胡亥的封禅,那就是搞笑。

其实还有一人是够资格的,只是裴旻没说。

开皇十五年,文帝杨坚开坛设祭泰山。

杨坚的开皇之治成果实在惊喜,不过因为是前朝,裴旻选择了保守一些,将他舍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