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532

分节阅读 5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的人物,很多观念都跟裴旻不谋而合。

其中裴旻提出的募兵制度就是历史上张说提出来了。

盛唐军事之强,也因此而起。

这些年他主外,张说主内,将相配合尤为默契。

裴旻干的这般舒服,除了李隆基的器重,张说的配合也极为重要。

却不想这才一年半不到的时间,张说竟然给关进了御史台

张说可是一朝首相,国之重臣,士林文宗,为大唐立过汗马功劳。

如此重臣,不可轻辱,到底发生了什么,居然给关进御史台的台狱

这庙堂之上发生了什么变故

裴旻突然意识到一点问题所在,此次因为南诏的败局,自己的战略给破坏殆尽。

不得已剑走偏锋,孤注一掷。

强行运转唐王朝这台机器,先下手为强。

阿拉伯是裴旻遇到最强大的劲敌,自己以弱势兵力,硬抗主力大军,可谓费尽心思,完全顾不上别处。

对于庙堂上的情况是毫无所知,这信中的王鉷到底是何人,自己半点印象都没有。

他已经有些跟庙堂脱节了。

风雨会京师第七十七章溜须拍马投其所好

裴旻念及此处,心底莫名有些不安。

联想到阿拉伯这些日子反常的情况,忍不住念道:“那头狮子不会是想将我拖在这里吧”

裴旻继续看着手中的信,信中张九龄也将张光远至青海湖求助的事情说了。

同时也直言不讳的说了他出手相助的后果。

王鉷是庙堂上的红人,是现今朝堂上的第一心腹重臣在张九龄眼中,高力士只是内侍,一个太监并不算重臣。

要是出手相助,很可能会得罪这个当前的红人,而且裴旻是外臣,过于干涉朝中的事情,很可能的会有不利的影响。

张九龄并没有让裴旻出手相助,而是将这个事情说了。

裴旻懂得自己这个部下的意思。

张九龄知道自己要是开了这个口,以裴旻的脾性无论如何都不会拒绝的。

但是此事于大局而言,张说却是当救,可对于裴旻自身来说,有害无利。

因为就算救了,张说也不可能继续进入权力的中心了。

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就是如此的现实。

所以裴旻救张说,非但得不到半点的好处,反而会惹来一身骚。

故而张九龄将真正的选择权交给了裴旻,出手或者不出手,让他自己做主。

裴旻犹豫了会儿,让人叫来了孙周。

“你立刻分一部分的人给我调查一个人,王鉷,此人是忠是奸,务必查清楚。还有长安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也顺便一并调查。”

孙周略一皱眉,说道:“明白,属下这就安排。”

裴旻也知道缘由,自从战事开始,孙周负责西域、阿拉伯的所有情报,将重心都移到了西方,突然要杀回去调查长安的情况,在人手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

“我会给我夫人写一封信,让她派青羽盟协助,有这个地头蛇在,人手方面你大可放心。”

孙周眉头舒缓,高声道:“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裴旻想了会儿,还是决定要救张说。

张说不只是一个首相那么简单,而且还是一代文宗,统领文坛数十年,声誉斐然。

他在御史台相安无事倒好说,一但刑罚加身,那可不是小事了。

士林的文笔诛罚,很可能牵连巨大。

现在唐王朝正在关键的时候,实在没有必要平白惹出政治风暴。

不过他并不打算亲自出马,而是迂回而行,写了一封信给高力士,看他能不能出手相救。

若高力士不愿意帮忙,再想别的办法。

裴旻的信快马加鞭的送到了长安高力士的手中。

高力士神色有些萧索疲累,不知为何,精神有些不正,看着裴旻的来信,微微皱了皱眉头,低头深思。

“高爷”

王鉷意气风发的从远处走来。

对于高力士,王鉷还是极为尊敬的。

面对两太子、皇子都叫“阿翁”的存在,王鉷跟驸马国戚一样,以“爷”相称。

高力士将信藏好,笑道:“陛下有请,王寺卿随我入内。”

对于这个身兼十个重要职位的重臣,高力士也表现的极为客气。

至于为什么是十个

不是张光说的八个,那是因为就在张光向张九龄求助的这段时间里,王鉷又升官了。

王鉷快步向殿内走去。

李隆基一脸忧色的高坐上方,见到王鉷的到来,脸上先是一喜,随即又有些欲言又止,难以启齿。

王鉷心思灵透,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一脸喜意的说道:“臣王鉷见过陛下,有一个好消息要跟陛下分享。臣负责太府寺许久,经过一番改制,收获不菲。臣择其中五亿租庸调以外的缗钱,献于宫中,以供陛下使用。”

李隆基闻言心底大喜过望。

他之所以脸带忧色,便是因为宫中没钱了。

莫要以为皇帝就是高高在上的,一切财物调度,想怎么花费就怎么花费。

当然历史上的昏君确实是这样的,但唐朝的制度已经倾向合理化。

国库与皇帝自己的金库是分开的,李隆基也跟朝臣一样领着自己的工资,宫中的一切调度皆有一定的标准额度。

只不过这个额度是李隆基自己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