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23(2 / 2)
为此,宋沛年还挺喜闻乐见的,努力好啊,努力的人多了,人才也就多了,给他分担任务的人也就多了。
他还喜欢砍人,人才多了,候补的才快。
再说,离他一百岁还有好几十年呢,等他七八十的时候再培养一个担得起大任的,那都是妥妥的。
现在除开十二皇子被管制了,其余的皇子都还是自由的,有的还被委以重任,这么多皇子,可想而知以后得有多少娃了,上百个都是有可能的。
从一百个里面挑一个,宋沛年就不信挑不去那个最合适的。
----
农桑司的成果得以展示,谁都看出了其中价值,对于出海而耗费的巨大财力精力,终于让每一个人都不再嘀咕了。
于是,钟洋船队再次出海,这次出海钟洋他们都更有经验,带的东西都是他们经过慎重考虑而带的,航行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在他们临行前,宋沛年还是只有一个交待。
大历的英雄们,活着,都好好活着回来。
国内建设轰轰烈烈,外面小摩擦也是不断。
自从上次斩了律国的财路之后,律国背后黑手不停,时不时就要骚扰一二。
他们不要脸,宋沛年也只能更不要脸了。
每次律国有外出的商队什么的,只要路过大历,边境将士就会装作劫匪拦劫,次次皆是如此,次次都给予重创,伤人的伤人,抢货的抢货。
对于大历将士来说,这还是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
连着半年有余,搞得律国上下苦不堪言,最后自动老实。
本来律国还给大历的琉璃等物大涨关税,可他们涨,大历也涨,律国涨一倍,大历就涨三倍。
搞到最后,关税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三足鼎立,也只能搞这种小把戏,至于发动战争什么的,都不敢,生怕被另一个占了便宜。
宋沛年现在也不想打仗,只要打仗,受到伤害最多的就是百姓。
至于扩张地盘,虽不可或缺,但还是得等到百姓吃饱了穿暖了那天再说。
除非,哪天律国或是雁国想不开,想要招惹一二。
----
宋沛年这人最喜欢按功行赏了,农桑司出了结果,上上下下该赏的,那是一个都不会落下。
成功让猪仔繁殖出无数后代的猪倌,被宋沛年赏赐黄金千两,良田百亩,珠宝文玩十箱。
还给了他一个正式的六品官职,后续还委以重任,全国巡演指导科学养猪,并培养徒弟。
......
哪怕是一个侍弄蔬菜的农夫,赏不了官职,但都是赏了银子的。
奖金与权力,永远是生产力的原动力。
还有林祯,虽然她不会动手,但是她随时随地‘瞎嚷嚷’,带给了诸人无数思路,所以论功还是该赏。
本来宋沛年开口许诺赏赐她最缺的金银珠宝,没想到她主动开口想要宋沛年赏赐她一个口头承诺。
宋沛年面色不明,问道,“哦?你先说说看什么承诺。”
林祯有些扭捏,冒着被发落的风险,战战兢兢跪下,说道,“求陛下一个不杀臣的承诺。”
宋沛年微微挑眉,“只要你不谋逆,不做贪赃枉法之事,朕便不会处置你。”
“那若是欺君呢?”
“那就看朕的心情了。”
【完蛋了,鬼知道他的心情好不好啊!我就没有见过心思这么难猜的人,一天到晚,表情都不带变的。上一刻还在说赏赐,下一刻就要砍人了,鬼知道他怎么想的啊!】
都走到这一步了,林祯斗着胆子继续问道,“那陛下怎么才能开心呢?”
宋沛年淡淡‘嗯’了一声,随意道,“臣子贡献越大,干的实事越多,朕的心情应该就会好。”
林祯:......
【天塌了,两辈子都逃不过当牛马的命。】
【他亲爹的,他是资本家转世吧,压榨人这么有一手!路过一副骨头架子,都要被他榨出二两油。】
不过还是连忙表明心迹,“请陛下放心,臣定当尽职尽责,呕心沥血为陛下排忧解难,为百姓谋福祉。”
再世资本家嘲讽道,“呕心沥血就不必了,你做到心口一致便不错了。”
【统子,他什么意思?嘲讽我?我都替他当牛做马了,还嘲讽我?】
【额...没事的,宿主,当皇帝的心思都难猜。你只要好好干,应天帝那个人,不说你是女子,哪怕你以后说你是他姐,他都会装作没有听见,应天帝这人还是挺爱护人才的。】
【只要你发挥最大价值,应天帝在很多事情上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看七王爷,这么傻乎乎的一个,行事疯疯癫癫的,只长身体不长脑子,不还是被应天帝私下委以重任了吗?】
七王爷:......禁止拉踩!
赏赐一事一过,又说起了第一届物展会,由朝廷工部和礼部主办,能工巧匠等人参加,为的就是展示自己手中的新技术或是新巧思。
这个技术怎么样,好与不好,都是百姓说了算,由百姓投票决定胜负,第一名的奖金就高达黄金百两。
礼部尚书问道,“陛下,这百姓投票,这票,我们是卖还是赠?”
宋沛年言简意赅,“卖。”
礼部尚书有些犹豫,“若是无人购买呢?”
这从百姓手中抠这种银子,怕是不好抠啊...
宋沛年继续道,“免费参观,但投票的话,一文钱,两张票。”
不等宋沛年发话,系统自动替他解释了。
【免费投可能百姓没兴趣,收费的当然就勾起好奇了啊,那啥都想尝尝咸淡,来凑凑热闹,场子就热起来了。再一个,现在百姓手里也算是有两个余钱了,几文钱还是舍得的。】
【虽然便宜,但是经不住量大啊,若真的有些物件引起了百姓的兴趣,肯定会舍上一些银钱。再一个,要是真引起了大量投票,光靠票钱就将奖金赚回来了。】
在场的大臣们:......不愧是陛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