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恩威并施稳边疆(2 / 2)
“另外,我们要在草原上设立驿站,传递消息,加强对草原各地的掌控。”贾瑀补充道。
李鹤龄问道:“大人,设立驿站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如何确保其正常运转呢?”
贾瑀回答说:“我们可以从各部族中挑选一些可靠的人来负责驿站的管理和运营,同时定期派人巡查,确保驿站的安全和消息传递的及时准确。此外,还需制定严格的驿站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奖惩,激励驿站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还要建立学府,培养人才,让草原上的子民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从而增强他们对大淳的归属感。”贾瑀继续说道。
公孙羽点头称赞:“大人此举真是高瞻远瞩啊,培养人才是长治久安之策,有利于草原的长远发展。只是这学府的师资从何而来?”
贾瑀说:“可从朝廷选派一些有学识、有经验的官员和文人来担任学府的教师,同时也可在草原上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送到中原深造,学成归来后担任教师,充实师资力量。”
公孙羽又问:“大人,那学府的教学内容该如何设置?”
贾瑀回答道:“教学内容应以大淳的文化、历史、礼仪等为主,同时也要结合草原的实际情况,传授一些畜牧、农耕、医学等实用知识,让学子们既能传承大淳文化,又能掌握实用技能,为草原的发展贡献力量。”
贾瑀总结道:“总之,我们要恩威并施,让草原真正成为大淳的一部分,永保边疆安宁。”
公孙羽沉思片刻,上前一步道:“大人,属下认为还可在草原上推行屯田之策。效仿汉代赵充国在西羌之地的做法,让部分士兵和愿意定居的百姓在水草丰美之地开垦农田,种植粮食作物。如此一来,既能解决部分粮草供应问题,又可使百姓安居乐业,增强对我大淳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贾瑀听罢,点头赞许道:“公孙羽此提议甚好。屯田之策不仅可巩固边防,还能促进草原经济多元化发展。但需注意,要合理规划屯田区域,不可过度开垦,以免破坏草原生态。”
公孙羽应道:“大人放心,属下定会与相关人员仔细勘察,选择合适的屯田区域,并制定详细的屯田计划,确保屯田之策顺利实施。”
贾瑀继续说道:“此外,还应设立互市,鼓励草原各部族与我大淳商人进行贸易。在互市中,我们可输出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换取草原的皮毛、马匹等特产。通过贸易往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交流,使各部族在经济上依赖于我大淳,从而更好地维护草原的稳定。”
公孙羽应道:“大人英明,互市的设立确实能加强草原与中原的联系。不过,为防止不法商人哄抬物价或欺诈牧民,还需制定严格的市易法规,派专人管理互市。”
贾瑀微微点头,道:“所言极是。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至关重要,要确保互市的公平、公正与有序。可挑选一些廉洁奉公、精明能干的官员负责管理互市,同时加强对商人的教育和监管,对违法违规者严惩不贷。”
田本琛拱手道:“大人此计甚妙,若能如此施行,草原定能长治久安。”
李鹤龄又道:“大人,那对于泰胡和东胡,我们该如何处置,才能让他们真正归心,融入我大淳呢?”
贾瑀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对于泰胡和东胡,需采取恩威并施之策。一方面,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好处,让他们感受到我大淳的恩泽。比如,我们可以开放一些贸易通道,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特产换取中原的物资,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同时,挑选一些有才能的泰胡和东胡之人,给予他们官职,让他们参与到草原的管理中来,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大淳所重视和接纳的。”
公孙羽点头称是,接着说:“大人所言极是。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服管教、妄图生事的泰胡和东胡部落,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予以严惩,以彰显我大淳的威严。只有让他们知道违背大淳意志的后果,才能让他们不敢轻易造次。”
贾瑀继续道:“不仅如此,还要在文化上对他们进行同化。在草原上大力推广我大淳的文化、礼仪和教育,让他们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可以在各个部落设立学堂,选派有经验的先生去教授他们的子弟,从下一代开始逐渐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童希斌问道:“大人,那要是他们不愿意学习我们的文化,该如何是好?”
贾瑀严肃地说:“对于不愿学习的,要耐心劝导,让他们明白学习大淳文化的好处。若还是顽固不化,可适当减少对其部落的物资供给和贸易机会,让他们知道只有接受同化,才能更好地在这片草原上生存和发展。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不可过度逼迫,以免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反抗。”
田本琛拱手道:“大人此计甚妙,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定能让泰胡和东胡心悦诚服地归属于我大淳,永保草原的长治久安。”
童希斌也点头道:“大人高瞻远瞩,末将等佩服。”
贾瑀沉声道:“此事还需诸位齐心协力,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齐声应道:“愿听大人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