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河原阻击战(1 / 2)
突厥部。
这个古老的草原部族,最早可以追溯到匈奴时期。
柔然人时代,艰苦耐劳的突厥人成了大柔然的煅奴。
气运不会给一个民族准备的机会,
它总在风云动荡中,猛然出现。
大楚击败柔然后,安北将军要求突厥部遣派两千未入毡包的女子前往龙城。
屈辱与死亡面前!
大突厥的祖先选择拿起刀剑,扞卫勒尔浑河的尊严。
自此,悍不畏死的突厥部,如同大漠风暴,席卷北国,
时至今日,成为了前所未有的草原强国。
如今,又是一道生死关摆在伟大的突厥人面前。
赵国崛起了!
这个北疆废墟中诞生的民族,拥有跟突厥人一样的胆魄,甚至有比突厥部更强的意志。
这样的对手,几十万突厥兵马深知,如果这次不灭掉赵国,
将来,赵国将是突厥人的心腹大患。
圣武三年,大草原的突厥国依旧处于上升期。
他们拥有规模庞大的军队,数量可观的步卒,
庞大的攻城器械群,甚至还有一支完全仿造名将梁大燕的神机营。
河原。
这是一场血肉之战。
这是一场军魂之战。
五个中营、八个后营、二十七个屋堡,整整五十个堡垒,构成了长达十几里的河原防线。
赵国子弟逐堡而守,采取以命换命的方式,
拖延了突厥国七八万主力,近十万部落军,还有超过三成的攻城器械。
荒凉的河原,赵国中军夯土城楼上,
步一营大纛高高耸立,随风飘扬,
宛如这方天地的神器,威压河原战场。
五六里之外,海洋一般的突厥兵卒在疯狂进攻第二道屋堡防线。
最外围的那些,昨日夜里,已经全部丢失。
二千七百赵国子弟,战至最后一刻,全部牺牲在屋堡内。
城楼上,寒风呼啸,战旗猎猎作响。
远方,铺天盖地的突厥兵卒在进攻,呐喊声、咆哮声、巨石撞击城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城头步一营精锐目光赤红,他们牙关紧咬,不甘心如此被动。
可战略已定,这些虎狼之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友军拼死战斗,一个个倒下。
杨延威严的脸上,始终毫无表情。
他的身后,有一幅巨大的舆图,
某一刻,杨延淡然转身,拔掉了象征北方的一面小旗。
时至此刻,加上昔日后营城寨的丢失,河原战场,营寨已经丢失过半了。
可杨延守了二十四天,远远超过既定目标二十天。
从现在开始,河原阻击战,每一天都是赚的,就看能赚几天。
“咚!”
“咚!”
“咚!”
残阳如血。
落日时分。
赵国步一营的战鼓在荒原咆哮,
刀疤将军杨延在挑衅突厥人。
那鼓声在说:有本事别退,继续打。
主帅都下场玩艺术了,赵国军人自是不甘落后。
河原战场,幸存的赵人摇旗呐喊,山呼海啸般嘲讽。
甚至有些人,站在城墙上,对着突厥部落露出下体,洒出污秽之物。
数里之外,突厥人旗帜如海。
王帐军的大纛下。
负责进攻河原的特勒王是木勤思力。
这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已经彻底从定襄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突厥部此刻才知道,武川镇、古河沟都不是耻辱,
他是唯一一个将周云两次逼到绝境的突厥大将。
甚至于昔日他的伙伴哲哲大王,后来雄踞马邑,
这些事情足以说明,当年木勤思力一直在负重前行,他的对手从来都是最强的武川军神。
北狄大马上,木勤思力身覆突厥制式甲胄,眼里没有丝毫怒色。
面对武川大将杨延摆出的血肉磨坊,特勒王很冷静,也很有耐心。
战争没有太多花哨,当双方的将领都合格时,拼的就是国力跟兵力了。
河原这场战争,突厥的兵力和攻城器械都足够,
客观结果,是不会因为人力跟意志而改变的。
几十个堡垒防守,杨延将兵力分配到了极致,
可他木勤思力,依旧赢定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定襄跟野狐关。
三道防线只要破了两道,那即使赵王周云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