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贞观名将凋零殆尽,薛大将军风光无两(1 / 2)
第468章贞观名将凋零殆尽,薛大将军风光无两
上回书说到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那副总管郑仁泰原本觉得自己资格老辈份高对薛仁贵不服不忿,可是薛仁贵连发三箭之后惊的他是目瞪口呆,心悦诚服。
“哎呀!薛将军,小老儿之前倚老卖老,对将军多有不敬,还请恕罪!”
“无妨!”
郑仁泰又道,“将军,将士们已经统计清楚,此战共计斩首一万七千,俘虏三万,余者作鸟兽散,如今这些俘虏该怎么处理?”
薛仁贵思量片刻道,“当年李昭将军灭倭之时,将其亡国灭种,瀛洲自此永不为患,本帅欲效仿之!将这些士卒全部坑杀!”
“这……杀降卒怕是不祥啊,李昭大将军回朝之后便被群臣弹劾,被罢了兵权,还请薛将军三思。”
薛仁贵傲然道,“为将者当计长久,何必在乎个人得失!这铁勒九姓反复无常,咱们朝廷总不能每次都劳师远征,为绝后患,当杀之!”
郑仁泰还要阻拦,“这……”
薛仁贵一摆手,“放心,回去之后皇帝若有怪罪,群臣若有弹劾,本帅一力承担,绝不牵连郑将军!”
“哎!大帅这是说的哪里话,你我既然一同出征,便是荣辱与共,那就听将军的,杀就杀了吧!”
于是将三万俘虏坑杀,筑京观而还,累累白骨便是留给铁勒九姓永远的警示!
此战过后,铁勒元气大伤,不复为患。
再说那薛仁贵引领大军班师回朝,将士们引吭高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便流传千古。
公元六百六十七年,乾封二年夏,薛仁贵班师回朝,天子大喜,这是他掌权以后的第一仗!打的漂亮!
同年苏定方在中东病逝的消息传到长安,含元殿上,天子悲戚道,“前年程知节老将军病故,今岁苏将军又亡,我大唐名将凋零如此,朕不胜悲哀!”
他又看向薛仁贵,话锋一转对群臣说道,“幸好还有薛将军这样的栋梁之材,朕这心中才略有慰藉!”
群臣皆道,“生老病死乃是天道,苏将军毕竟已年过七旬,请陛下节哀,幸好我大唐将星璀璨,后继有人,此乃幸事!”
天子与群臣的夸奖直接让薛仁贵风光无两。
然而在李治身后的内殿有一人却冷笑一声,心道薛仁贵啊薛仁贵当年铁木真劫持老娘,你竟敢不顾及老娘性命,今日老娘为后,岂能不报此仇?
此人正是武后。
自从李治患风疾以后,便开始让武后帮他处理政务,批阅奏折,李治发现这武后竟然颇有政治才干,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不敢把大权交给宰相!
当下苏定方被追赠幽州都督,左卫大将军,谥号为“庄”。
又晋升薛仁贵为右卫大将军。
公元六百六十八年,总章元年,李道玄、薛万备病逝,李道玄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宁武”,薛万备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右骁卫大将军,谥号“景武”,皆陪葬昭陵。
公元六百六十九年,总章二年,英国公尚书左仆射李积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至此,贞观初年名将李靖、李绩、侯君集、李道宗、薛万彻、薛万钧、薛万备、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李道玄、薛万备、苏定方等等几乎亡故殆尽,只剩下李昭老哥一个。
公元六百七十年,天子再次改元咸亨。
雪域高原再次传来战报,蛰伏多年的吐蕃人又反了,以论钦陵为主帅,发兵四十万攻占吐谷浑,并且欲图入侵安西,切断大唐与中东地区的道路。
含元殿上,李治不忧反喜,因为他本以为这天底下的战争都被他老子打完了,想搞些武功都不容易,没想到吐蕃人还敢造次!
如今帝国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内部虽动荡不断,但总体上蓬勃向上,日趋强大。
放眼整个亚洲,如今也就剩下吐蕃这一个刺头,早就该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