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以宰相之位引诱(第一更)(1 / 2)
第647章以宰相之位引诱(第一更)
五月,定州。
群山连绵,山林茂密。
宽阔的草原中,数百名骑兵奔驰而过。
为首的,赫然是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李承乾。
“吁!”看向远处的行宫,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按住腰间的黑鞘长刀,侧身看向一旁的崔仁师道:“崔公,上次朕来定州的时候,一直都在行宫当中住着,始终都没有能够出来,如今总算是能够肆意驰骋了。”
自从贞观十四年断腿以来,说实话,别说是驰骋了,就是骑马,李承乾的机会都不多。
根本来讲,是他的心底已经没有了类似的欲望。
“上一次来定州,陛下是在先帝跟前尽孝,这些年陛下也多忙碌政事,那些才是正道。”崔仁师笑笑,然后略带劝谏说道:“至于骑马游猎,不过偶尔休闲之道,也不必长久为之。”
“嗯,崔公说的对。”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他刚要说些什么,远处,一匹快马疾奔而来。
一名红衣金甲的千牛卫在李承乾身前停下,然后将一本奏本递到了李承乾手里,然后转身疾驰而去。
李承乾打开奏本看了一眼,随即递给崔仁师,神色平静的说道:“济州急报,济州境内两座铜矿有被人偷盗的迹象,丘神勣已经赶过去处置了,查看是否有私铸恶钱之事,想来不久之后就有结果了。”
崔仁师恭敬的接过奏本,眼神不由得微微凝重起来。
丘神勣,丘行恭的儿子。
这一家人对皇帝向来是无比忠诚,而且对于背叛皇帝的人和事,从来都无比痛恨。
丘行恭那个家伙当年直接吞了刘兰成的心肝,而丘神勣同样是杀戮极重的人。
皇帝很多事情都让他去做。
现在丘神勣到了济州,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李承乾握着缰绳,微微催马前行,目光轻轻地从崔仁师身上掠过。
对于李承乾而言,河北因为负担极重,甚至在未来成为了安史之乱的源头,所以他在处置河北事情的时候,需要谨慎。
但对于其他地方,有这种事情,最后无非就一个字。
杀!
……
树荫之下,李承乾微微向前,淡淡的说道:“恶钱的事情,虽然早就有之,但这一次却是从河北起的。”
“是!”崔仁师回过神,稍微催马跟在李承乾身侧,说道:“家中臣已经吩咐了下去,绝对不会有人行此恶劣之事。”
崔仁师做过吏部侍郎,凉州刺史,如今又做定州刺史,博陵就在旁边,他的话在崔氏极重。
李承乾轻轻笑笑,转身看了崔仁师一眼道:“崔公,里外朕的做法都瞒不过你,你说,朕如此做,如何”
崔仁师想了想,道:“张大象说,河北局面艰难,臣承认,自大唐开国以来,的确如此,而陛下执政以来,多有缓和河北矛盾之举,此番严禁私钱,怕也是为了不让豪族盘剥百姓,方向是对的。”
“崔公是想说朕不过是隔靴搔痒,杯水车薪”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向崔仁师。
“臣没有那个意思!”崔仁师赶紧摆手解释。
“无妨。”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朕做的虽然不少,但实际上,也不过是让河北百姓稍微松了口气,这一点朕是明白的,尤其是到了明年,赋税征缴还要继续,河北百姓身上的压力会再次重起来。”
“陛下!”崔仁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承乾笑笑,说道:“不过有件事情,崔公却是错了。”
“请陛下指教。”崔仁师神色肃穆起来。
“这天下虽是朕的,但也是天下英杰的,尤其是河北本地,更是天杰地灵,人才辈出。”李承乾轻轻催马,说道:“朕如今有心缓解河北压力,想必河北的有识之士应该能够看的出来,以后替朕出谋划策,乃至于彻底解决河北问题,他们都会做的。”
李承乾从来不是一个人,他是皇帝。
他做出一些事情,做出表率,那么天下英才自然就会跟随。
尤其是河北人。
其他人不说,只要李承乾持续的做下去,那么将来必然会有两个人全力的支持他去做。
一个是刘仁轨,一个是狄仁杰。
而且除他们两个以外,类似张大象一类的人物也不在少数。
起码在很多人的眼里,皇帝之所以这么关心河北之事,就是因为张大象在他耳边说了许多。
一个张大象之后,说不定就会有无数个张大象。
到时候上下一起努力,河北的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
至于早晚,那就不是他需要太操心的事情了。
……
骑马而过树荫,李承乾摆摆手道:“好了,不说此事了,英国公现在已经到了辽东,再有一个来月就要回到定州了。朕打算让英国公回来之后好好歇一歇,然后调沈州刺史苏勖任菟州刺史,安东都护,崔公调任沈州刺史,安东副都护,如何”
“臣领旨。”崔仁师认真拱手,然后他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臣何时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