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魔法粉末(1 / 2)
耶路撒冷国王鲍杜温二世坐在安提阿石殿的王座上,捏紧来自前线的战报——圣殿骑士团团长雨果·德·帕英阵亡,竟死于异教徒城墙上名为「女巫魔杖」的妖术之下,尸体身中数洞、连铠甲也如布帛。战后搜回的伤口遗体与爆裂碎片,都指向一种陌生恐怖的火器。
「地狱雷光,来自东方异教女巫。」
这种说法在十字军军中迅速传开,甚至传回巴黎,震动了背后的老金主——法王路易六世。
若无作为,耶路撒冷王室威信将尽失,朝廷难再为其续输粮金。鲍杜温勃然变色:「这不止是战死,而是信仰被玷辱!若容异教妖术横行,圣地将不再属于神子!」
1129年初秋,鲍杜温亲自召集耶路撒冷王国的三路主力:安提阿军团(由意大利与诺曼底裔组成)、的黎波里军团(拉丁与东地中海佣兵联军)、本土耶路撒冷军团(以法兰克贵族为骨干)
联合其他十字军贵族的家臣与随军骑士,共集结一万五千人、战马两千、攻城器械六十具,声称要以「神之审判」之名清洗大马士革的异端火巫。
在围城前的誓师大会上,鲍杜温高举权杖,当众怒喝:「我们不为疆土,只为主的尊严!这场战役,将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序章!」
全军振奋,战鼓雷鸣,举军而行。
九月十六日,十字军主力抵达大马士革,于东南方六里处设下营寨,随即展开环城包围:北线攻围由的黎波里军团率先构筑攻壕与攻车路线;西线与南线由安提阿与耶路撒冷主军分持;东线为诱敌野战区,由鲍杜温本队亲自坐镇指挥,主打机动与试探。
攻城器械连夜架设,连环塔车、抛石器、燧火油罐等旧式攻具一应具全。
但大马士革并非束手就擒。
城内守将——札法尔丁?布里(蒲多芬化名)早已将东方明军的火器部队训练整编,分为:火绳枪营三队(共四百人)、震天雷投掷手队(两百人)、火油炸弹与地雷匠(工程队)、机关连发弩与爆管护墙机构(守城自制)
此外,穆斯林传统弓箭手与剑盾兵也布置齐全,形成混合战力。
首战的溃败早已证明:若以正面强攻与其对峙,无异送死。
九月二十日清晨,十字军从四面同时施压,第一波由的黎波里军团进攻北墙。
然而,他们一靠近,大马士革城墙上的火绳枪兵已在防御壁垛后列队伏击。
「啪——啪——啪!」三排齐射,十字军阵前骑士跌倒如割麦。
石墙后再掷出「震天雷」,火光与铁片齐飞,杀声如潮。的黎波里军团死伤过百,攻势顿挫。
南线安提阿军团试图以连环投石机压制火器,但蒲多芬早安排「炸药炮管」反制,石车未至,爆管先响,炮弹在敌阵中炸出一团团火海。
而最令鲍杜温震怒的,是在东线尝试「圣旗巡阵」时,他亲眼看见数名披黑罩袍的女穆斯林站于城头,指挥火器,丝毫不惧,嘴里念着他听不懂的咒语:「光明在上,天雷归位,爆开!」
接着他身侧的旗手便被一发子弹轰碎右肩,神圣旗帜落入尘泥。
他怒吼道:「这不是战争,这是巫术!是该被焚烧的女巫之技!」
但无论如何诅咒,火绳枪和震天雷的工业化效率杀伤远超他的想像。
围城十日,大马士革毫无动摇。
十字军在烈日与火雨之下节节败退,尤其是东方的「望远眼筒」被敌军用来指挥精确打击,令十字军士气受创。
补给线开始吃紧,而城内还有穆斯林士子高唱《古兰经》经文,以鼓舞守军士气,彷佛他们不是与凡人作战,而是与拥有神兵的圣徒对抗。
鲍杜温愤怒至极,下令准备进入下一阶段:「引水断粮,掘地雷攻」,意图用老法子耗死这座火器之城。
而城内,蒲多芬正站在高楼之巅,与工程官一道计算火药与枪弹的消耗,旁边放着一枚写着「舟山兵工署监造」字样的火箭。
他冷笑道:「下一场,是该让他们见识什么叫‘飞火之箭’了。」
十月初,大马士革之围已持续超过三十日。秋风转凉,但城外的十字军阵地依旧如火如荼。耶路撒冷国王鲍杜温二世下了一道命令——「火巫之杖,必有极限。让他们的魔力耗尽!」
他决定采取一个异常血腥、但他深信可行的策略:「诱敌火力、以命换耗」。这不是军事,而是信仰上的豪赌。若那「女巫火杖」是凡物,就必有其极限。
于是,一批批十字军士兵在哀悼祈祷中,被指派成为「试探队」:他们不配备重甲,只带一面木盾与十字架;他们步行靠近大马士革西门,目的是逼出敌军火器攻击;他们知道,自己会死,但他们也知道——这是为了耗尽敌方「魔法」。
这是一场残酷的试炼。
每日约有三百人发起冲锋,七成当场倒下。
无数火绳枪连番轰鸣,震天雷投掷如雨。城墙外积尸成墙,连鲍杜温本人也面色铁青。他的幕僚法兰德主教曾低声劝退:「这是血换来的诅咒,不是荣光。」
但鲍杜温只是低头,在黑帐中掷下一句:「若地狱有门,开门者,必先燃尽火光。」
十月十五日清晨,奇迹终于发生。
那天的「试探队」逼近大马士革西门时,城墙上再无雷响、无火光,只有破碎的女巫木杖与一片沉默。
有士兵在靠近后惊呼:「他们的魔杖——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