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1 / 1)
产业,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来源。甚至这个吕布别说是和刘明相比了,就是连那远在西凉的董卓,他都比不了,那董卓在重金贿赂了朝廷显贵之后,在西凉大肆的收刮钱财,又结交了南匈奴的首领,得其资助,有大量的马匹可用。因此董卓的那些西凉骑兵也都训练得不错。可现在这个吕布虽然掌控了并州的兵马大权,可这并州的刺史,到底还是那个丁原,吕布自己并不能大肆的收刮民财,而且马匹、兵刃、粮草等等的军中之物,也只能购买二手的高价货。
如此一来,那个吕布的财政之上怎么可能还受得了。当下,吕布只能在招募的兵丁之中,仓猝的挑出五千还算比较忠诚的士卒,交给侯成带领,行那抢夺敛财之事,为其筹措军资。
按说以侯成的才能,办理此事,并不是十分的稳妥。可吕布把这件事交给侯成这个倒霉蛋来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吕布虽然自信狂傲,可对他的这几个手下心腹,他还是十分了解的。要说吕布最信任的,而且办事能力最强的,那自是非高顺无疑了,虽然吕布不喜欢高顺的为人,可吕布从来就没怀疑过高顺对自己的忠诚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在高顺之下,那就是张辽和魏续了,最后才轮的倒侯成。可那高顺、张辽都是正值之人,对这种打家劫舍的事,肯定是干不来的。而且就算是高顺因为忠于自己,肯昧了良心去干,就像他给自己献计一样,可自己现在还真离不开这个高顺来给自己训练军队。至于张辽,自己则没有把握他会不会为了自己行那抢劫之事。这样一来,剩下来能为自己办理此事的,也就剩下了魏续和侯成。可那魏续又替自己招降黑山军去了,还没回来。所以,也就只能让侯成担任此事了。
而这个侯成,倒霉也就倒霉在这件事上了。首先,那吕布让他们到幽州行那掠夺之事,为的就是敛财,自然不会给侯成他们多少的粮草军资了。只是个侯成他们人手一把大刀罢了。其次,侯成也知道这些军士都是刚刚聚集起来的,此行又是行那掠夺的不义之事,自然不敢把这些士卒分散的派入幽州了,侯成生怕散出去容易,可到了幽州之后,再聚拢起来就难了。于是侯成就率着这五千的人。结伙前行。可这前去幽州的道路遥远,侯成领的这些士卒,在把携带的那点粮草吃完了之后,只能在那并州的地面上,就开始了掠夺。可如此一来,这五千多人的明火抢劫那么大的动静,刘明的那些情报部门哪还有不知道。而这些情报人员又看到那些流寇是向着幽州方向流窜的,当下就早早的汇报了上来。只不过,因为侯成他们只是一支五千人的小部队,不足以惊动刘明,故此就由那代替了被问斩的李郎,而开始负责幽州治安的拓跋鹰前来处理此事。而那个拓跋鹰在情报部门的配合下,在侯成他们这支部队进入幽州的道路上布好了埋伏。侯成他们刚刚踏入幽州的地界,就被拓跋鹰包了饺子,一个都没跑了。
可这些蹊跷事,刘明哪知道呀。但是刘明能谨慎的把郭嘉单独招来,那也是绝对正确的事。这郭嘉最乐意办的就是这些事了。
郭嘉再听完刘明诉说的经过后,微微笑道:“主公。如此看来,这个并州地界也是有高人呀。不过,他们并州如此一来,也是再好不过。这样就证明那个并州刺史丁原也有不臣之心。只要他有反意,主公早晚能有借口,平灭于他。可如今这个侯成对咱们幽州进行抢劫一事,咱们却是万万不能得张扬出去,这如果要是张扬了开来,那丁原和主公,同为刺史大人,咱们肯定是不能发兵讨伐那个丁原了,最多只能是奏请朝廷裁定,而那个丁原到时候只要把所有事情,往那个侯成身上一推,把侯成定一个结交匪类,叛军私逃,他可就是一点的过失也没有了,朝廷顶多也就只能责怪那个并州刺史丁原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罚丁原一些俸禄罢了。这不仅对咱们幽州是一点的好处都没有的。而且还打草惊蛇,让那个并州刺史丁原对咱们幽州生了戒备之心。反之,只要我们不声张此事,却在暗中策反那个领军的头领侯成,这样一来,那个丁原也就只能吃一个哑巴亏。而且那个侯成既然能够被委派如此重大的任务,必然是那丁原的心腹之人。今后他回去之后,也可把丁原的行军动向,告诉我们。如果今后哪个并州刺史丁原大人,在不自量力的派人来我们幽州进行强夺,我们也好早有防范,到时候管教那个并州刺史丁原大人派来多少人马,咱们收他的多少人马。而且那个侯成还不仅如此,他还可以暗中收集那并州刺史丁原的不臣证据,只要证据到手,说不定我们还可以用来挟持那个并州刺史丁原大人来为我们幽州效力。到时候岂不妙哉。”
第一百二十四回十大酷刑
郭嘉地主意,那真是没得说。直说得刘明是勃然心动,可刘明还是有着一点点的犹豫问道:“奉孝,既然那个侯成是并州刺史丁原派来行此掠夺之策的心腹之人,那他能轻易的归降我们吗”
郭嘉嘿嘿的冷笑道:“主公,这个世上应该没有在那心灵之上不存在弱点之人,如果哪个侯成真是一个心灵之上没有丝毫弱点的忠贞之士,咱们为了他,就算是改变一下对付并州的计策,又有何不可”
刘明听了郭嘉所言,觉得确有道理。刘明心中想到:如果那侯成真的是一个忠贞之士,自己为他改变一下对待并州的办法,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那个并州刺史丁原对自己的威胁不大,实在不行的话,就算是自己明的动不了手。可自己暗中还可以派那秀儿前去并州,搞他个天翻地覆,让那并州的刺史丁原,知道一下自己的厉害。
可还没等刘明想完,那郭嘉又嘿嘿的笑道:“主公,这虽话说如此。可不过呢,嘿嘿,主公,自打您命我接管暗部以来,我可是学会了不少的玩意,正好在那个侯成的身上一个一个的试验一下。如果他能挺过去,那他可也就是一个真正的铁汉。世间难得的英雄了。”
原来这个郭嘉虽然聪明过人,可在他这个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没定型的岁数。可由于郭嘉的早熟,再加上郭嘉本人一直以来的稳重、机智,大伙从来都没有拿郭嘉当过小孩看待。即使是刘明把郭嘉视作了弟弟一般,可那刘明也惑于郭嘉在后世之中的名声,对那郭嘉是放任无比,更把自己的暗部交给了郭嘉来负责。可那暗部的人员是多么复杂,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而且其中还是以出身市井豪杰,或是游侠儿之流居多,要不得就是一些三班六房的小吏出身,如此这般的熏染之下,那郭嘉还能学得什么好去。尤其是那郭嘉本人,还特爱捉摸个别人是怎么想的,以及分析一下别人的心理状态。结果在那郭嘉的属下当中,有一个原本是就是牢头出身的暗部成员,为了讨好郭嘉,把自己在牢房之内经过多年的学习、以及使用过的刑囚经验,告送了郭嘉,并获得了郭嘉得重赏之后。那些暗部成员当中凡是有过逼供经验的江洋大盗,或是牢头等等,都纷纷地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了郭嘉,有些人甚至是把自己只是听闻过的传说刑法,也都倾囊相授。而郭嘉在猎奇之下,也是获益匪浅。
此时的刘明,见到郭嘉是如此的一幅模样,那真是彻底的无语了,只能暗自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可刘明和郭嘉如此的一高估那个侯成不要紧,这可就苦了那个侯成了。
原本那个侯成在被捕之后,并没觉得咋的。侯成早在自己被自己的那些属下指认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觉悟。当然了,侯成是决不会有一死以报主公吕布的觉悟,反而是存下了投靠太尉刘明的打算。侯成自觉得自己乃是并州的典军校尉,身居要职,是个人物,只要自己在太尉刘明大人审问自己的时候,表现出一些英雄的气概。然后再表现出自己乃是受到太尉大人的感召,诚心归降的,那自己就算是不能再当个校尉的官职,可也不会小到那去的,而且那个幽州乃是富饶之地,幽州刺史太尉刘明大人属下的大小官员的俸禄又都是别的地方官员俸禄的四倍,并且幽州那里还可以名正言顺有回扣等大大的好处收取,这样一来,自己就算是只能在幽州当个小小的官职,也会比在那个穷并州的吕布手下当个典军校尉强多了。
而且那个侯成还自己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来开脱自己:我要是投靠太尉刘明大人,那也算不上我的不对,更不能怨我侯成不忠我这是抛弃邪恶,投奔正义。古语有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那个无良的吕布,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亏他真想得出来,竟然能想到要自己来幽州进行抢劫,为他募集军资,他也不想想,大伙做官,都图的是个什么还不就是那些金钱、美女、权势吗如果这些我都抢到手了,我还给你干什么给了你之后,再让你赏赐一点给我,那还是你赏赐给我的吗我这不成了有病了吗。何况,那幽州刺史太尉刘明大人手下的兵马,又号称天下第一军,是那么好惹的吗这不,我才刚进到幽州的地界,就被人家给一勺烩了。所以你吕布决不能怨我侯成不仗义。这事你自找的。
这个侯成在给自己找到了足够多的理由之后,就安安心心的等着刘明对他的提审。侯成甚至还美滋滋的想到:如果那个太尉刘大人,因为他们并州兴兵来对我们幽州进行掠夺,从而心怀怨恨,需要自己出来作证,搬到那吕布,或是那并州的刺史大人丁原,那么一来,自己岂不是对太尉大人,大有用处。到时候只要自己再好好的表现表现,那自己说不定还能因此立下大功一件,那太尉大人还不得好好得重赏自己,要是那样的话,别说自己还有可能重新担任校尉的官职,就算是自己因此再升一级,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
可这侯成气定神闲的逍遥态度,落到了郭嘉派来的那些看管侯成的狱卒的眼里,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他们哪见过这样的囚犯,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安危,泰然自若。这风骨也太了不起了。当下就把侯成的表现回报给了郭嘉。
郭嘉在得到回报之后,借由那些狱卒的描绘,也对那个侯成产生误会了,本来郭嘉和刘明在分析完了候成的重要性之后,就对那个侯成高估了几分,这一下就更不敢小瞧侯成了。而郭嘉也不由得对这个侯成,头疼起来。这要是那个侯成在刑讯之后,油盐不进的,那自己岂不在主公面前显了眼。因此郭嘉在苦思之后,决定从人的本性出发,给那个侯成来点绝的,现在先蹾那个侯成几天,磨磨他的性子,而自己借这个功夫把那传说中的天下十大酷刑做出来,到时候给那个侯成来个厉害看看。看看到底是他的风姿傲骨厉害,还是那传说中的十大酷刑更加厉害。
郭嘉在得意的笑声之中,就把这个命令传了下去,其实郭嘉真的用不着如此,这要给那个侯成一顿板子,那个侯成肯定就会立马投降了,可也就使这些的阴错阳差,才成就了郭嘉的万世名声。
自那郭嘉命令下来之后,那侯成就在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倒不是狱卒们虐待侯成,那些狱卒们成天给侯成好吃的,好喝的。把侯成侍候的跟个祖宗是的。可那些狱卒之中的大多数人看到侯成的眼神,分明就是一种怜惜,而且还有少部分的狱卒,是用一种充满了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侯成,给人一种把猪养肥了再杀的感觉。如果这些眼神只是在一两个人身上出现,或是只是出现那么一两次,那侯成可能还不会在意些什么,可问题不是这样呀,这是所有的狱卒都这么地看,而且一看就是五天。而且无论侯成是如何的询问,那些狱卒就是什么都不说,但是却又都对侯成进行安慰,告送侯成不用担心,到过堂的时候,只要挺一挺,就过去了。可千万不要坏了主审大人的兴致。
光这样还不算什么,在这五天当中,那些和侯成同一个监狱,但不同一个牢房的,与侯成一块被捕的那些士卒,天天都有人被拉出去严刑拷打,他们一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被押出去,然后是一个个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的被拖回来,侯成天天看着这些血淋淋的人从自己的眼前过来过去,那真是叫一个触目惊心呀。使侯成充满了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是侯成还被那些狱卒们,特意的安排在了刑室隔壁的牢房之内,每天那些受刑之人的惨叫之声,不绝于耳,而最让侯成害怕的,就是那侯成听了这么多天的行刑,拷打之声,自己竟然没有听到有任何一个人对那些受到严刑拷打的犯人,进行过审问,只是有时候听到那些刽子手在打的兴起的时候,喊上那么一两句:“让你偷,让你盗。打死了活该。”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难到那幽州刺史太尉刘大人,竟然不重视自己这些人等,连问也不问,全都要活活的打死了算了。还是说那刘大人根本就还不知道有自己这些人。自己这些人的命运全都掌握在那刘达人的属下的小吏手中不成这要是自己还有没见到刘大人,就被这些底下的恶吏给打死了,那自己还不是得屈死。
这人吓人,吓死人。而侯成的这个自己吓自己,更是吓死人。还不到五天呢,也就三天多一点,那个侯成就彻底的崩溃了。不断地喊着要见幽州刺史太尉刘大人,可那些狱卒一个是早就得到过郭嘉得吩咐,不到日子,用不着找郭嘉。更用不着搭理侯成。另一个就是这些狱卒在看到侯成的表现正常之后,反倒对那个侯成不以为意了。认为这些小事那还用得着惊动郭嘉大人。
不过,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