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位面之纨绔生涯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知府一听,嘴里说了一句,“狡猾。”

孙师爷说到兴头,继续道:“两天后,那秦观的伤好之后,却对其母说,他要参加科举,一定要考上秀才。”

林知府脸色一沉,道:“国家的论才大典,哪是他能儿戏的,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说考上就能考上吗,就算有心科举,也应苦读几年书在来。”

孙师爷看自己大人如此,笑笑继续道:“当时秦家夫人也是如此劝秦观,可是秦观却说,他摔那一跤,是因为一位鹤发童颜的白须老者推了他一把,并在他耳边说,他是大富大贵之人,受道祖赐福,灵窍全开,科举无忧。”

“现在这个传闻,这两天在杭州又是一阵疯传,或许,这也是这封信的由来。”孙师爷说着,又指了指桌上的那封书信。

林奇愣了一下,随即脸色不善地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用这等神神鬼鬼的言语来蒙骗世人,此子居心不良。”

孙师爷想了想,说道:“大人,孔圣也只是说不谈论鬼怪,如今道佛昌盛,这些,谁又能说得清呢。”

林知府想了想,也罢。

前有同年秦彰的书信,后有鬼怪传闻,再加上,他对那首“青杏小”确实非常喜欢,不管是不是那秦观所做,总是从他嘴中所出。无非就是一个参考名额而已,就给了他吧。

随手写了一张字条,交给师爷:“那你就通知下边,将秦观的名字也补录上吧。”

孙师爷出了衙门,看到秦府大管家秦荣还站在树荫下,笑吟吟的走过去,说道:“幸不辱命,知府大人终于同意将秦二公子补录上这次参考院试的名额了。”

秦荣大喜,拉着孙师爷的手谢道:“多亏孙师爷的美言了。”

同时,将一张银票悄悄塞入孙师爷手里,孙师爷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不过孙师爷嘴上却说道:“那里是我美言,秦大人与林知府乃是同年,情谊慎厚,我们做下人的可不敢乱语。”

“那是那是。”秦荣应和道。

心中却感叹,还是大夫人安排的好,面面俱到。

秦观正躺在躺椅上,芸香给打着扇子,二宝正说着街面上的趣闻,虽然没有手机电脑,不过秦观却觉得十分惬意。

就在这时,房门被推开,秦夫人带着两个丫鬟过来,看到儿子的懒散样,心里又感叹了一下,这个样子,哪有一点要刻苦读书的模样。

看到老娘过来,秦观蹭的站起来。

“母亲,你来了。”

“观儿,头还觉得晕吗。”秦夫人关心道。

“嗯嗯,好多了。”

秦夫人坐下,拉着秦观的手说道:“观儿,你父亲求林知府,已经将你的名字补录,可以参加六月的院试,不过你父亲来信也叮嘱过,你必须在家好好读书,不得在出去胡闹。”

“如今距离院试,也不过一个半月时间,所以你就不要出去了,就在家好好读书吧,回头娘再给你找一位先生,辅导你科举方面的内容,观儿啊,可不能再胡闹了。”

秦观一听,脸立刻垮下来。

这是要禁足的节奏啊,一个半月不让出门,这还不憋死他,这几天因为伤病的原因,秦夫人就严令秦观不得外出,好好在家养伤,秦观都感觉身上要憋出毛病了。

一个半月,怎么过啊。

他终于知道郑胖子那半年禁闭的痛苦了。

还要给自己找老师,秦观什么水平,虽然他吸收了秦观的记忆,可是原来的秦观,那水平就烂的一塌糊涂,要是老师来了,一问就能摸清秦观的底,如果最后他考上了,这怎么说,难道要杀老师灭口不成。

秦观想了想,计上心来。

“娘,我可是得到道祖赐福开了灵窍的,哪用什么老师,我自己看看书就可以了,考上秀才还不是手到擒来。”秦观道。

秦夫人看着自己这个信心满满的小儿子。

心中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唉,随他去吧,或许观儿是真的撞坏了脑子,如今她不求子孙闻达,但求平安喜乐就好。

第019章科举那些事儿

秦夫人从怀中掏出一方黄稠丝帕,放在桌上摊开,露出一个挂着红绳的玉牌。

“观儿,娘去抱朴道观给你求了一方玉符,能定魄安魂、趋吉避凶,你将他带上,能保你平安。”秦夫人道。

玉牌只有火柴盒大小,上面雕刻着一些秦观不认识的符文。

秦观到是听话,直接拿起玉符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看了看上面的符文,没看懂,直接塞到衣服里,贴身带好。

看着秦夫人那怜惜中略带落寞的眼神,秦观能感受到秦夫人对自己的关爱,还有对自己的失望。

这一刻,秦观心中想到,“这个秀才,我一定要考上。”

从这天开始,秦观开始了闭关修行等待考试的日子。

秦观对古代的各种典籍,可以说一窍不通,就算是原本秦观的记忆,这些功课也是一塌糊涂。

如果打个比方,科举考试是考大学,秦观的水平,最多也就小学毕业,顶多算是识字而已。

做学问,那是不沾边的。

但就这,也比秦观强得多,秦观连繁体字都不认识。

虽然秦观有手机题库,可以作弊,但是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所以接下来的日子,秦观也没有闲着。

首先,要弄懂考秀才考什么。

如今大赵国考秀才,远不如明清的繁琐,明清还要考什么县试、府试、院试,三考全过才能拿到秀才功名。大赵国考秀才,先是县府推举,而后参加院试,只要院试通过,就有了秀才功名。

大赵国考秀才,需要考“帖经”、“墨义”和“诗赋”。

什么是帖经,其实就是填空题。主要考的典籍是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论语、孟子这些。

咱有科举a,里面可是装着无数典籍,这个对秦观来说没问题。

墨义,其实就是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

秦观乐了,这个咱的手机里也有,而且是往往先闲的一句话,有无数大能解释。

诗赋就更好理解了,诗词歌赋吗。其实诗赋是要分开来说的,诗词可为一家。至于赋,乃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这个,秦观也不怕。

如果想要参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