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476

分节阅读 4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的地方,尤为神圣。某再好酒,也不敢在这里饮酒,打扰外殿那些向学的学生。”

“走,去我屋子里喝”他说着也是迫不及待的拉着裴旻去他的卧房了。

裴旻口中不言,但对于自己这位老哥哥更加的敬重了。

一入张旭的卧房,裴旻就闻道了那理所应当的味道。

张旭迫不及待的给裴旻满上,也没有什么好的伙食,就是剩下的一些花生。

两人对坐而食,好不自在。

裴旻问起了图书馆的情况。

张旭开为开口,已经对着裴旻竖起了大拇指道:“无怪贤弟有这般成就,就凭你这远见,老哥哥不服都不行。来,先喝三盅,才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

裴旻莫名其妙的对饮了三盅。

张旭方才道:“在一文化杂乱之地,推广我朝文化,实非易事。但是贤弟却做到了,而且不过短短几年,整个大唐都知河西文风盛行,卓然一时。河西向学之人,与日俱增,某在长安的老友都有心来河西凑热闹。若无贤弟,哪有河西今日”

裴旻细问缘由,瞬间明白了。

他的收藏怪癖,在这一刻取得的奇效。

一切都源于诗会

在裴旻的安排下王昌龄、王之涣不定时的举办诗文赋会,张旭、张九龄、王翰、王维、高适这些文采斐然的人物,经常捧场,令得河西诗会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不少传世的名作诞生。

其中王昌龄做出了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也做了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之涣不甘示弱,再次来了一首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相比他之前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思,这一首借异族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张九龄、王维、高适又有那一个是等闲之辈

在这种氛围的刺激下,也是佳作连篇。

这一下好了

原本出一传世之篇,就能让士林称道好一阵子。

结果河西一地,文化相对低下的地方,二三年里呈现了井喷之势,千古佳作层出不穷。

先有裴旻的三字经、劝学、出塞,再有张旭、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王维、高适之留的诗句。

这天下十佳作,七出河西。

周边陇右甚至长安的诗人,都不辞劳苦的原来参加河西诗会。

士林中好事者更是将这种迹象称之为“边塞风骨”。

而领衔边塞风骨的正是一代文宗,裴旻,裴静远。

张旭笑道:“当年曹操、曹丕、曹植,这三曹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上演了一出令人魂牵梦绕的建安风骨,今日托贤弟的福,在你的带领下,我们在河西这边塞之地,开创了一个时代”

风雨会京师第五十九章王忠嗣归来

裴旻想不到将一个个大诗人聚集起来,会有这样可怕的效果。

直接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唐朝真正让人传颂千年的是什么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不是那气概万千的盛唐景象,也不是四夷臣服的威势,而是一首首惊艳绝伦的诗句歌赋,一篇篇精彩深刻的文章。

璀璨的唐诗,那是几千年几万年都不会过时的财富。

而唐诗最巅峰的时期,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时代。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有高适﹑岑参、王之涣、孟浩然等等等等,数都数不过来。

这些还是那种特别出名的高产诗人,加上中端诗人,那就如过江之鲫。

要是真能将他们汇聚一堂,场面是何等的辉煌盛大。

裴旻只是想想都觉得热血澎湃。

正喝得尽兴,王维、孟浩然一并前来拜见。

孟浩然今年三十有六,生的面方大耳,一脸的络腮胡子,一点没有书生的模样,反而颇有粗犷之气,让裴旻再一次感概:人不可貌相。

“见过裴帅裴国公”

两人一并行礼问好。

“不用多礼”裴旻说着,让他们一并入座。

张旭见来了客人,也让下人准备了小菜。

孟浩然只是人长的粗犷,言谈举止还是有着文人风骨,不卑不亢也不骄不躁,与人一种粗汉子绣花一样的感觉。

裴旻跟孟浩然聊起了徒弟李白。

孟浩然也说起了他们经过的经过。

“开元十年,余襄阳酒肆与好友贾舁诗酒唱和。太白醉醺醺的大闹酒肆,原以为他只是一个酒鬼,不予理会。却不想太白是故意闹事,酒肆的东家低价强买农家精粮酿酒。太白看不过眼,逼出东家,为农家出头。太白剑法飘逸,为人洒脱,剑与人相辅相成,豪气干云。余见他为多人围攻,忍不住上前相助。两人一见如故,相逢恨晚。”

裴旻眼睛一亮,笑道:“浩然也会剑”

孟浩然颔首道:“九岁那年读书学剑,至今二十余载。比不上国公天下无双,亦不如太白兄潇洒飘逸,对付三五蟊贼,不再话下。”

裴旻敬了孟浩然一盅,在这个尚武的时代,单纯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真的不多。

孟浩然又说道与李白的武昌再会,“那时余正打算去广陵访友,太白还赠了一首离别诗。”

说道这里,孟浩然还颇为感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